綠色奇蹟!青花椰菜汁 有效抑制癌細胞

預防便秘、心血管等疾病
響應「衛生署推廣天天五蔬果 」活動

版主: 台灣之聲

綠色奇蹟!青花椰菜汁 有效抑制癌細胞

文章kaku » 週二 7月 22, 2008 2:16 pm

綠色奇蹟!青花椰菜汁 有效抑制癌細胞
更新日期:2008/07/22 04:09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英國每日郵報二十一日報導,英國一名被醫生判定來日無多的高齡膀胱癌患者,每天喝一杯現打的青花椰菜汁,結果他的癌細胞停止擴散(見圖,取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對於這起「綠色奇蹟」,英國癌症研究組織指出,喝青花椰菜汁也必須配合健康的飲食,「這樣或許也能減少罹癌機率」。

膀胱癌末老翁 生機大幅提升

報導說,現年七十九歲的懷斯曼,五年前被診斷出罹患膀胱癌時,醫生告訴他存活率低迷,但現在掃描顯示癌細胞已停止擴散,他的生機大幅提升。

他將健康的改善歸功於每天一杯的青花椰菜汁。他七十二歲的妻子瓊安說,在一名友人告訴她綠色蔬菜的治療功效後,她開始每天為丈夫準備青花椰菜汁。為了增加口感,每打一顆青花椰菜,都會加上一些蘋果與胡蘿蔔,這樣的果菜汁量約是半杯量。

瓊安指出,打青花椰菜汁時,四周總被弄得亂糟糟,「但我們樂於清理,老伴現在也養成喝青花椰菜汁的習慣。」

英國研究癌症的科學家已向她索取調理食譜,以進一步研究青花椰菜的功效。

在此之前,英國食品研究協會的科學家發現,每天吃一份青花椰菜的男子,其攝護腺的基因活動模式將有所改變,這顯示青花椰菜的化學成分,或許有助於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

二○○六年發表在英國癌症期刊的一份報告指出,青花椰菜、白花椰菜與甘藍菜等蔬菜中含有的天然化學成分,有增強細胞中DNA的修補之效,這樣的功用有助於讓這些細胞停止癌化。

自由時報
kaku
Site Admin
 
文章: 8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49 pm

多吃蔬果 遠離癌症

文章台灣之聲 » 週三 12月 23, 2009 6:44 pm

白眉鷹王 寫:多吃蔬果 遠離癌症

----------------------------------------------------------------------------------------
工商時報  2009.04.08
家庭FUN蔬果 遠離癌症

台北訊


 延續國際抗癌聯盟關注健康活力童年議題,元大文教基金會日前響應台灣癌症基金會倡議「家庭FUN蔬果」運動,邀父母親以積極態度幫助孩子遠離肥胖,遠離癌症。元大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顏慶章表示,父母親必須以身作則,正確示範健康飲食,讓孩子將飲食習慣融入生活中。

 根據元大文教基金會與癌症基金會針對兩代飲食習慣所做網路問卷調查顯示,孩子健康飲食認知比父母還要完備。調查更發現,孩子比父母還愛吃蔬果,且每天攝食的蔬果量也較父母多。父母喜愛吃蔬果的比例分別為三成八與六成五,兒童則為七成三與九成以上,高達六成的孩子認為自己的飲食習慣深受父母親的影響。

 顏慶章指出,元大文教基金會一向關懷兒童議題更支持兒童健康飲食教育,對於「蔬果彩虹579」健康飲食活動,由於深切影響校園,對兒童健康又有幫助,基於社會公益責任立場,全力支持。未來此活動將與社區結合,透過頂好超市通路,讓父母親們有更完整的觀念並落實日常生活。

 元大文教基金會也邀請孩童與家長一起執行「蔬果支票」,憑其背面優惠券,到頂好超市購買指定蔬果,立即享有優惠,有機會抽中「台灣/美國」來回機票兩張和蒙大拿州三天兩夜旅遊、筆記型電腦、折疊腳踏車等500多個獎項。此外還有兒童「蔬果創意故事徵文比賽」,邀請全國小朋友一起創作夢想中的蔬果家庭,也能獲得獎學金。活動查詢:www.canceraway.org.tw。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多吃新鮮蔬果預防大腸癌

文章台灣之聲 » 週三 12月 23, 2009 6:47 pm

主題:多吃新鮮蔬果預防大腸癌、要預防大腸癌,要多吃無化學肥料,農藥的青菜、水果!少吃紅肉等,還要多運動。 -----------------------------------------------------------------------------------------------------------------
大腸癌成國人新殺手 署基籲早檢查早治療
2009/04/01 13:52:43


(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基隆市1日電)行政院衛生署公布最新癌症發生報告,大腸癌成為新增人數最多癌症。署立基隆醫院醫師今天說,大腸癌早晚期治療成效差異大,民眾除應定期接受檢查,也應少吃燒烤紅肉等食物。

署立基隆醫院直腸外科主任柯芳序指出,衛生署公布95年癌症發生報告,大腸癌超越肝癌成為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大腸直腸癌早期與晚期治療有不同成效,若是腫瘤切除時僅侵犯到黏膜層,5年存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若沒有淋巴結轉移,5年存活率可達到80%以上。

他說,患者如果發生淋巴結轉移,5年存活率便降到60%左右,如果手術時已經發生遠端轉移,則5年存活率只剩下不到10%,由此可見大腸直腸癌在篩檢上的重要性。

柯芳序表示,一般大腸直腸癌常見的症狀有大便帶血、肛門出血、大便習慣改變、解完便仍想再解、長期貧血及體重減輕等,但有這些症狀不一定就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等到出現症狀後再檢查出的大腸直腸癌中,有一半已經是晚期癌。

他說,年紀在40歲以上的民眾應該每年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就應該接受大腸鏡或是大腸攝影檢查,如此才能真正達到早期發現。根據署基5年來對1000多名糞便潛血陽性患者統計結果,這些患者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比率高達4%,其發生率比起一般人高達100倍。

同時,柯芳序指出,大腸直腸癌跟生活習慣及飲食有關,應該多吃新鮮蔬果,少吃紅肉等肉類,也要避免抽煙喝酒;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養成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才是防止大腸直腸癌上身的不二法門。980401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少吃蔬果 調查:63%兒童認與家庭因素有關

文章台灣之聲 » 週三 12月 23, 2009 6:48 pm

少吃蔬果 調查:63%兒童認與家庭因素有關
2009/04/02 13:43:33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2日電)兒童日常蔬果攝取不足,父母要負相當責任。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發表一份調查指出,63%的兒童認為少吃蔬果與家庭因素有關,包括32%兒童指因家人未準備、31%認為是常外食導致。

財團法人癌症基金會、元大文教基金會及美國在台協會農業辦事處在今年3月4日到27日透過網路舉行「兩代飲食習慣問卷調查」,針對父母以及9到12歲的兒童進行調查,取得有效樣本4989份,其中兒童3174份、父母1815份。

調查發現,高達73%的兒童自認為非常喜歡或喜歡吃蔬果,卻僅有38%的受訪父母自認喜歡吃蔬果,有48%的父母不喜歡吃蔬果。

調查還發現,兒童的飲食習慣養成受父母影響最大,有60%的兒童認為自己的飲食習慣養成與父母有關;有63%的兒童認為自己飲食少攝取蔬果與家庭因素有關(31%認為因為常常在外面吃飯、32%認為家人沒有準備導致)。

還有49%父母承認經常把燒烤、炸雞等食物當正餐,25%還會把這些食物當成孩子的正餐。而受訪兒童可自行選擇外食時,前3名選擇是泡麵、鹽酥雞及滷味。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調查顯示,兒童的飲食與父母一致性程度高,但少蔬果的飲食型態是不健康的。雖然現在外食選擇多,不過,為了孩子的健康,建議父母還是儘量準備蔬果食用。

蔡麗娟說,讓孩子增加蔬果攝食量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為孩子準備蔬果袋,當成上學時休息時間的點心,或是將處理好的蔬菜條、水果放在冰箱冷藏,讓孩子方便取用,甚至可以加些優格增加食用誘因,都可以增加孩子飲食中攝取蔬果比例。980402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柴松林養生有道 仍罹大腸癌

文章台灣之聲 » 週三 12月 23, 2009 6:50 pm

柴松林養生有道 仍罹大腸癌2009-04-07【中時電子報/謝宗龍綜合報導】

環境與發展基金會柴松林一向飲食清淡常吃蔬果,並以走路健身,沒想到去年身體健康檢查時發現罹患零期大腸癌,手術後已無大礙。柴松林以他自身為例呼籲國人要注意大腸癌的預防篩檢。

根據衛生署公布,九十五年大腸癌新增病例超過一萬例,超過肝癌成為國人最常見的癌症疾病。由於大腸癌多好發在飲食西化,嗜吃紅肉低纖食物,或是有家族遺傳因素的人身上。不過柴松林本人不但多吃蔬果平日也經常運動,算是注意養生之人,這次罹患大腸癌,柴松林也認為自恃平日生活正常,排便也無問題。要不是有醫師好友把全身健診當成新年禮物,柴松林也不會去做大腸癌篩檢。巧的是幫柴松林開刀的吳志雄醫生也在去年才切除大腸腺性息肉,吳志雄醫生強調連醫生都會因為種種因素忽略健康檢查,可見得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之高。

由於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常有便意、大便次數增加、或是大便變細時都要要注意。而排便時有血也常被誤認為是痔瘡而延誤就醫。其實有家族病史或是年過五十的高危險群都應該提高警覺。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愛吃速食不吃菜 才8歲就得痔瘡

文章台灣之聲 » 週三 12月 23, 2009 6:51 pm

愛吃速食不吃菜 才8歲就得痔瘡
更新日期:2009/04/21 04:09
記者王錦義/竹東報導


才8歲的小朋友也會得痔瘡!新竹縣竹東鎮一名女童,因喜歡吃速食、油炸物,不愛吃青菜又不運動,小小年紀就得了痔瘡,日前大便出血家長帶到診所就醫,醫師呂紹達說,餅乾零食、速食等含較高油脂和糖分,易導致便秘、誘發痔瘡,幼童應少吃。


呂紹達診所日前接獲8歲女童長痔瘡案例。呂紹達說,女童到院時,肛門旁出現約1公分大的外痔,詳細問診後發現,原來女童不愛吃蔬果,水也喝得很少,但相當愛吃速食,最後因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導致排便不順出現便秘,長久用力下來,肛門黏膜慢慢往下掉,脫垂到肛門外形成外痔。


呂紹達說,這案例是他門診見過年齡最小的病患,家長發現女童排便異常出血,以為是大腸出問題,就醫時知道長痔瘡,家長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所幸女童外痔還不嚴重,經過治療後可以舒緩。


呂紹達說,預防痔瘡,多吃蔬果是不二法門,家長可以多變化蔬菜水果種類,吸引小朋友的興趣,其他食物也盡量水煮清燙,吃得清淡身體才健康。上廁所時,如果超過五分鐘還無法解便,應先離開,等有便意再上,避免過度用力壓迫肛門。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二十一世紀的維他命 健康養生關鍵

文章印刷平 » 週三 1月 06, 2010 7:54 pm

二十一世紀的維他命 健康養生關鍵 2009/11/16

蔬果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維他命」 。
圖/安麗提供

【聯合線上/李宛虹】
吃對營養素,健康養生並不難!人體活動熱量由蛋白質、醣類、脂肪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則是維持機能的必備營養素,目前國外正夯的「植物營養素」,因具強大抗氧化能力,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維他命」。

安麗紐崔萊營養師劉馨嬬表示,人體的構成精密且複雜,需要各種營養素供給不同的需求,其所需的營養素可分為兩大類:一、巨量營養素,提供身體能量、維持正常運轉的蛋白質、脂肪和醣類,二、微量營養素,維持身體生長和健康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還有一個新興的領域:植物營養素,有極強抗氧化能力,是目前營養界的研究焦點。

植物營養素 對人體有益的植物化學因子
安麗紐崔萊創始者卡爾仁伯先生,注意到鄉下和都市人因飲食不同,造成健康差異,於1934年開始研究「植物營養學」,被稱為「植物營養素之父」。台北醫學大學謝明哲教授在《營養專家私藏養生蔬果法》一書中提到,水果繽紛的色彩,和植物化學因子(Phytochemicals)有關,雖非植物成長所需的必要成分,卻是保護植物生命的重要防衛系統,植物遇到危險時,無法像動物般移動閃躲,因此分泌各種植物化學因子作為防衛,其中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稱為「植物營養素」。

預防慢性病 降低癌症發生率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取400~800g蔬果,才能有效預防文明病,劉馨嬬解釋,國外已有許多研究發現,顏色豐富的蔬果含不同的植物營養素,因具強大的抗氧化能力,有預防慢性疾病、降低癌症發生率的作用,因此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維他命」,民眾可選擇多種不同顏色的蔬果,攝取充足的植物營養素,讓自己更健康。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北市每2小時27分 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文章印刷平 » 週三 1月 06, 2010 7:56 pm

北市每2小時27分 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轉貼: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9/11/18 15:05
台北市衛生局最近統計,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與飲食西化,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台北市十大死因中,最主要的慢性疾病。臺北市民國88年,平均每3小時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到去年已經提升到平均每2小時27分鐘就有1人死亡,尤其24歲以下,心血管疾病罹患的增幅達90%,心血管疾病對青壯年的威脅愈來愈大。(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這十年來,臺北市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占當年死亡人數比率約22%左右,在十大死因中,僅次於惡性腫瘤,例如去年台北市心血管疾病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36.6人


,比較88年增加24.9%,從這十年來的資料分析,臺北市心血管疾病粗死亡率逐年增加。而依照心血管疾病型態觀察,臺北市去年心臟疾病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76.7人最高、腦血管疾病45.7


人次之,比較十年前,心臟及高血壓疾病分別增加四成及五成,只有腦血管疾病比88年略減0.3%。至於年齡別分析,這十年臺北市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各年齡層中,以24歲以下增幅達90%最高,也就是說,心血管疾病對青壯年的威脅愈來愈大。衛生局表示,臺北市88年平均每3小時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97年已經升高至平均每2小時27分鐘就有1人死亡。台北市衛生局定期針對40歲以上市民辦理免費三高篩檢,也開設戒菸班及戒菸門診,希望可以降低臺北市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死亡率。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讓你不變老/高麗菜防癌 水果勿過量!

文章老實人 » 週二 1月 12, 2010 10:26 am

轉載:
讓你不變老/高麗菜防癌 水果勿過量!
2010/01/12
【文、圖/摘自《這樣生活,讓你不變老──延遲老化就從避免糖化開始》/米井嘉一著/樂果文化出版】

為什麼「外表的年齡」會因人而異呢?

關鍵就在「焦糖化反應」會啟動「基因老化開關」!

日本抗老研究先驅米井嘉一傳授的抗老生活智慧,從飲食、運動、情緒、作息…等各方面指導。防治老化就從現在開始!

蔬菜、海藻裡含有很多具有抗老功效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白蘿蔔、紅蘿蔔等的根莖類蔬菜、小松菜、茼蒿等的葉菜類、昆布、海蘊(類似髮菜的褐藻)等的海藻類,都是值得大量攝取的食材。


蔬菜跟海藻類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不但有清腸的效果,同時也有預防癌症的功能。


成人一天的食物纖維需求量是25g,而調查結果顯示,很多人都沒有攝取足夠的食物纖維,無法每天食用足量蔬菜的人,可以利用營養補充劑以確保一天二十五克的食物纖維量。


雖說「食用某種特定蔬菜就能治癒某種疾病」是無稽之談,但青花菜、高麗菜、芽甘藍、白花椰等十字花科的蔬菜裡除了含有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纖維等,也含有具抗老化功效的抗氧化物質、吲哚素I3C (Indole-3-carbinol)、蘿蔔硫素(sulforaphane)。這些成分具有降低乳癌危險性的功效,是備受注目的防癌物質。

此外,高麗菜亦含有整腸健胃功能的維生素P。

高麗菜是隨處可見的蔬菜、烹調方式豐富多變,是支援大量菜蔬生活的生力軍。最近有些主婦以「太重、不想提」為由而捨棄高麗菜的採買,這真是太可惜了。為了你的健康著想,請不要讓高麗菜從餐桌上消失。


也有人認為水果對身體很好,應該要多吃水果。水果的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或礦物質,但同時也含有很多糖份,要注意不要因此而攝取過多的糖質。

「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銀、晚上吃水果就變成銅了。」
這句俗話一語道出「水果要早上享用、避免晚上食用」的正確飲食法則。

臨睡前吃水果會促進體內的糖化反應。

強化骨骼的飲食生活也很重要,特別是為了防止停經後的骨質疏鬆症,女性朋友們從年輕時代就該多留意鈣、鎂、鋅的攝取。這些礦物質在豆腐、蛤蠣、海參、羊栖菜裡含量豐富,為了強化骨骼,日常的生活飲食裡最好能多多應用這些食材。
老實人
 
文章: 4450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25, 2007 11:40 pm
來自: USA

降低致癌物質形成 食肉配大白菜

文章老實人 » 週二 1月 12, 2010 10:46 am

轉載:
降低致癌物質形成 食肉配大白菜
2010/01/09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料理肉品時,搭配一些大白菜,可發揮養生效果。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林松洲指出,動物研究顯示,食用大白菜有助抑制烹調肉類時常見致癌物質在細胞內形成不正常附合物的比率,是適合肉食主義者搭配食用的輔助防癌蔬菜。

談到大白菜,中醫觀點認為,傳統藥膳中放入這類性寒的疏菜,有助平衡肉品與溫補藥材的熱性,但體質偏寒者仍不宜吃太多大白菜。林松洲則指出,依照現代觀點來看,目前國際研究已發現,食用高溫烹煮的肉類,容易攝取具潛在致癌風險的異環胺物質如PhIP,此物質會進入細胞附合在DNA上,形成附合物,使DNA出現異常,故過量攝取PhIP可能使細胞癌化,而食用大白菜,在動物研究中顯示可抑制此異常附合物形成的比例。

林松洲進一步表示,食用大白菜有助誘導解毒酵素(如GST等)的形成,並提升其活性,因此能減少異環胺物質如PhIP附合在細胞DNA的比例。

儘管林松洲建議攝取肉類時可搭配大白菜,但他仍提醒,降低肉類烹調時的溫度,減少燒烤、油炸的料理方式,才能根本上降低致癌物質的形成。

大白菜是常見菜餚之一,翠玉白菜也常出現在年菜的菜單中。營養師指出,中式餐點做法多以湯汁滷到軟爛,再加勾芡,常因此多喝了油湯或調味醬,增加了熱量攝取,建議料理時減少放入調味料,才能吃出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老實人
 
文章: 4450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25, 2007 11:40 pm
來自: USA

攝護腺癌患 少攝高脂補充硒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四 1月 21, 2010 10:47 am

攝護腺癌患 少攝高脂補充硒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10.01.18 08:33 am


許多攝護腺癌病人,在發病前都有很愛吃肉、完全不吃青菜及水果的偏差飲食習慣。台灣攝護腺癌防治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病友的黃清祥表示,針對攝護腺癌病友的飲食建議,就是避免高脂食物,多吃蔬果

高脂食物包括牛油、豬油、牛、羊、豬肉,還有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腸、西點、糕餅。另外,攝護腺癌病人每天補充硒200微毫克,對改善攝護腺癌的發生有幫助,建議可以吃蕃茄,直接吃與橄欖油煮過的蕃茄,比補充茄紅素的效果更好。

另,攝護腺是男性雄風的表徵之一,許多男性拖延就醫的主要原因就是擔心日後造成性功能障礙、陽痿的問題。如果確定罹患攝護腺癌,必須進行攝護腺癌根除手術,則是需視病情而定保留性神經與否。若PSA小於10,肛診沒有硬塊,切片符合原先的診斷,有可能完整保留兩條性神經。若性神經保留,仍可以保有性生活。

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攝護腺癌病友來說非常重要,不只是否危及生命,而是早期治療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第一期的病人有八到九成一輩子都不會演變成攝護腺癌,十年存活率百分之百。更重要的是,早期發現、治療仍有較高的比率可以保有性生活,不必擔心男人雄風不再的問題。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0/01/18 台灣新生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愛吃燒烤不忌口 26歲美眉得胃癌

文章印刷平 » 週三 9月 22, 2010 11:22 am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2010-9-22
愛吃燒烤不忌口 26歲美眉得胃癌
醫師表示,燒烤易傷胃黏膜,進而致癌,少吃為妙。(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6歲的女藥師大熊(化名)從大學起,就喜歡吃鹽酥雞及燒烤類食物,消夜再吃麻辣鍋,甚至連麻辣鍋的湯底都喝光。但有時半夜會醒起吐胃酸,今年7月竟在家中吐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罹患胃癌第三期,切了2/3胃,現正接受化療。
大熊說:「第一次照胃鏡懷疑是胃癌,等於宣判我第一次死刑;第二次電腦斷層檢查也說有亮點,是胃癌,讓我又大哭;接著胃切片化驗出來,確定是胃癌,一次又一次打擊。」

她說:「我從小沒住院過,沒有生過大病,一生病就是胃癌,我才26歲,讓我充滿恐懼,但為了那些愛我的人,我一定會加油!」

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任吳秋文表示,燒烤類食物易傷胃黏膜,進而變性致癌,最好少吃。目前台灣治療胃癌以手術為主,無法開刀的晚期胃癌則使用傳統化療藥物作為緩和性治療。今年9月衛生署許可一種新胃癌術後輔助化療藥物愛斯萬(TS-1)。

胃癌術後藥愛斯萬獲衛署核可

吳秋文進一步指出,英國一項試驗(MAGIC study),手術前後接受輔助性化療,5年的總存活率達36.3%;日本ACTS-GC試驗結果,手術後服用愛斯萬一年作為輔助性化療,3年的總存活率達80.1%,3年無復發存活率達72.2%。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本土臨床試驗結果亦跟國外相當,但目前健保不給付,一個月需自費2萬5000元左右。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食道癌早發現 外科手術存活率高

文章印刷平 » 週三 9月 22, 2010 11:25 am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2010-9-22
食道癌早發現 外科手術存活率高
食道癌患者接受食道切除手術,把胃拉上來接到頸部,有如食道一樣。(記者余雪蘭攝)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

食道癌死亡率居十大癌症第七名,主要是因食道癌發現時,都已是中晚期,聖馬爾定醫院副院長陸希平指出,食道癌若在第二期以前發現,施以外科切除手術及輔助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50%到60%,而門診的胃鏡檢查可篩檢早期食道癌。

46歲的游先生從年輕時,就菸、酒不離手,檳榔也是嚼一整天,約2個月前,他因為吞嚥困難、喉嚨不適就醫,檢查發現食道癌,經由手術切除食道,並把胃拉上來,接到頸部,現在吃東西,食物一入喉就直接掉進胃部,因此只能少量多餐。游先生表示,感覺與以前不一樣,喉部好像「卡卡的」。

主治醫師陸希平表示,這是正常現象,因為胃部取代食道,從腹部直接拉到頸部來,患者剛開始會不習慣;有些患者只切除下半部的食道,胃則拉到胸腔處接合,容易產生胃酸逆流。

陸希平指出,早期食道癌不易發現,等到出現吞嚥困難、疼痛、聲音沙啞、暴瘦等症狀時,通常已是晚期,延誤治療時機,不管用什麼方式,5年存活機率都少於10%。若能在第一、二期時就發現,經由切除手術配合其他輔助方式治療,5年存活機率很高,也是食道癌唯一根治之道。

腸胃肝膽科醫師羅清池表示,食道癌的早期發現,需倚賴民眾與醫師的警覺,高風險的病人接受胃鏡檢查時,要詳細檢查評估食道的狀況。

食道癌的高風險族群包括「酒國英雄」、紅唇族、癮君子,另外,長期胃食道逆流,以及平常飲食時,愛喝過熱的湯與飲料,偏好煙燻、醃漬與腐敗類食物如豆腐乳、醬菜、臭豆腐等,也都會提高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吃芹菜防癡呆

文章印刷平 » 週日 10月 17, 2010 2:24 pm

吃芹菜防癡呆 2010-10-17 中國時報 【中廣新聞/郭希誠】
吃芹菜的好處又多了一樣,可以防止老人癡呆。

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人員拿芹菜素補充劑給白老鼠吃。結果發現,吃芹菜素的老年老鼠學習能力以及記憶力都比沒吃的同儕好。

研究人員說,老人記憶力衰退的一個原因是腦子發炎,而芹菜素可以防止腦子發炎,所以可以預防癡呆。除了芹菜以外,甜椒裡也有相當豐富的芹菜素。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多吃芹菜、紅蘿蔔 可降低大腸癌風險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二 1月 31, 2012 11:21 am

多吃芹菜、紅蘿蔔 可降低大腸癌風險
2012-01-31 【台灣醒報/林宜靜】
芹菜和紅蘿蔔含有大量纖維質和營養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部分小朋友和成人卻不愛食用這類氣味獨特或強烈的蔬菜。根據韓國翰林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芹菜和紅蘿蔔中含有大量木犀草素,可防制大腸癌發生機率,對於清理腸胃、去除油脂也有很大的效果。

大腸癌,也稱為結腸直腸癌。一般說來,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的患者,但近年台灣老年人口增加,再加上民眾平日油脂的攝取量增加、食物中纖維的攝取量減少、飲食習慣逐漸西化等影響,大腸癌患者數目呈現增加趨勢。

大腸癌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尤其是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都有可能增加患腸癌的危險。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南韓翰林大學教榮漢尹教授的研究團隊研究人類飲食習慣和大腸癌產生關聯,發現大腸癌發生的原因除遺傳,人類飲食習慣也占了很重要的因素。如進食不足夠的蔬菜,令食物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內,食物渣滓會導致致癌物質。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到,蔬菜中芹菜和紅蘿蔔包含名為木犀草素的抗氧化劑,能阻止結腸癌細胞分泌IGF -Ⅱ;木犀草素也能抑制血管新生,誘導結腸癌細胞死亡,有助於降低腫瘤的生長速度,並提高癌藥物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性。

研究人員也指出,除芹菜和紅蘿蔔外,市售的橄欖油、百里香、甘菊茶、薄荷和迷迭香中也含有木犀草素。研究人員正積極研究,盼藉由木犀草素能發展出成有效的抗癌藥物。

目前研究已發表在《BMC消化科期刊》上。

圖說:紅蘿蔔富含名為木犀草素的抗氧化劑。(台灣醒報資料照片)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下一頁

回到 天天五蔬果運動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