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生旅日中風 使勁嗯嗯腦血管破裂

預防便秘、心血管等疾病
響應「衛生署推廣天天五蔬果 」活動

版主: 台灣之聲

女大生旅日中風 使勁嗯嗯腦血管破裂

文章印刷平 » 週四 12月 17, 2009 5:42 pm

女大生旅日中風 使勁嗯嗯腦血管破裂 2009-12-17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陳奕華】
一位21歲女大學生,前往日本自助旅行,因為飲食、作息不正常,再加上本身有高血壓與便秘問題,旅遊一週都未排便,返台前因為解便太用力,導致腦血管破裂中風,導致半身癱瘓,醫師表示,旅遊中,中風位居突發疾病的第一名,冬季到高緯度地區旅遊的民眾要特別注意。

又到年底,緊接而來聖誕假期、跨年,很多人紛紛規劃海外旅遊行程,值得注意的是,冬季的中風、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偏高,尤其年輕人出國旅遊,時差日夜顛倒再加上過度遊樂,可能引起潛在疾病爆發!

根據國際SOS救援組織統計,2004到2009年,國人海外突發疾病前三名分別是中風、心肌梗塞與骨折,特別是20到40歲青壯年中風,最近五年來,每年以2%速度增加。一名21歲女大生,跟朋友到日本自助旅行,為了省錢、吃喝都隨性解決,加上玩得太開心,作息不正常,七天沒有上大號,回國前發生中風意外。

SOS救援組織醫師陳婉琳說:「因為太用力,導致突然的血壓上升,當場暫時性在馬桶突然昏過去,同學覺得奇怪為什麼他去廁所半天還不出來,後來發現怎麼同學倒在廁所裡面,趕快送去,之後才發現,其實她當時的血壓是很高的,對照斷層掃描,她是一個腦出血的中風。」

此外,一位前往加拿大度假的34歲科技新貴,因為連續熬夜打牌兩天,沒有休息跟進食,結果胡牌的時候,過於興奮,大叫一聲突然蜘蛛膜下出血中風。醫師提醒,不論在飛機上、旅途中,中風位居突發疾病首位,民眾特別是在冬季旅遊,到高緯度地區,要保持正常飲食作息,留意身體變化,維護個人健康。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摸36圈麻將 痔瘡腫了!

文章台灣之聲 » 週六 1月 02, 2010 11:11 am

摸36圈麻將 痔瘡腫了!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2010-1-2

麻將摸完36圈,久坐10到12個小時,又猛吃東西,導致痔瘡腫大、出血,還有人因便秘,用力過度,讓內痔跑出肛門口,導致肛門脫垂現象。

2010年元旦連續3天假期,高雄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趙東波呼籲,有便秘或是痔瘡病症的民眾,千萬不要待在牌桌或電腦前過久,以免一坐就是10個小時,導致病情惡化。

根據往年經驗,每逢連續假期結束,門診病患明顯增多,而且多是內痔脫肛或是肛門脫垂的情況;甚至於有些長年受痔瘡困擾的病友,依然未改變生活習慣,往往在連續假期間因痔瘡大量出血而送急診,這樣的病例屢見不鮮。

趙東波說明,這類病患大多是中壯年,男女皆有,很多都是因打牌久坐,長時間沒有起身活動,又不斷吃吃喝喝,抽菸、喝咖啡來消磨時間,身體10個小時「只進不出」加上鮮少起身上廁所,導致下半身靜脈血液回流不良,當然容易引起痔瘡腫大、出血等狀況。

有些肛門脫垂可以塞回去,不能塞回去的部分就進行手術,痔瘡治療保守作法是擦些消腫止痛藥,以及泡熱水澡來改善,病情嚴重者還是必須手術治療。目前最新的環切手術時間短,術後疼痛感輕微,可立即走動或進食、解便,術後一週生活如常,但健保沒給付,須自費,也不是每種痔瘡都適用環切手術治療,還是須經專科醫師判斷手術方式。

趙東波強調,要避免痔瘡惡化,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習慣,不能熬夜,不宜久坐,多做放鬆運動,還要多喝水及多吃蔬果。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研究顯示長期久坐看電視壽命恐短好幾年

文章印刷平 » 週日 1月 17, 2010 5:41 pm

轉載:
研究顯示長期久坐看電視壽命恐短好幾年
中廣新聞 更新日期:2010/01/17 12:35
如果你是成天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宅男或宅女,那可得注意了。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坐著看電視的時間太長會使人罹患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人的壽命也將因此縮短好幾年。


澳洲墨爾本糖尿病研究所發現:排除吸煙、高膽固醇、高血壓、不良飲食等因素,與每天看電視少於兩小時的人相比,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者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增加80%,死於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增加46%。


這項研究結果發布在美國心臟學會的官方出版物(循環)上,它是由澳洲和法國學者共同研究出來的。


這項研究針對8800名平均年齡25歲的健康男女做了長達六年半的追蹤研究。這些人被分成三組,一組每天看電視少於2小時,一組每天看2~4小時,第三組每天看4小時以上。結果顯示,在電視機前多坐1小時,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增加18%,死於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增加11%。  


之前有調查發現,英國人平均每天看電視3小時,美國人每天看5小時電視。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冬天爆血管 喪送全家幸福

文章印刷平 » 週四 1月 21, 2010 6:39 pm

轉載:
【健康樂活】 廣播專訪:冬天爆血管 喪送全家幸福 2009-12-15
【懷特新藥公司資深營養師 王國智】

進入冬季,爆血管瞬間奪走人命,造成許多家庭破碎!你知道自己血管阻塞硬化程度嗎?今天邀請懷特新藥公司資深營養師-王國智,來跟大家談談心血管的保健…
全身器官皆可換 唯有血管不能換心血管疾病為什麼可怕!因血管阻塞75%~90%仍無法察覺,但ㄧ過了臨界點,就像水杯的水慢慢倒滿,到一個點就會溢出來!爆在腦就是腦中風,在心臟就是心肌梗塞,在四肢就會造成癱瘓…需早中晚三班專人照料!
血管脂肪的囤積,冠狀動脈約10幾歲開始;到了20歲,腦動脈開始囤積脂肪,這時血管大約阻塞25%!到了40歲,正值工作全盛期,但是血管阻塞約50%!因自覺症狀察覺不易,仍持續日夜操勞,卻是悲劇的開始!到了60歲,若平時無保健習慣,阻塞程度將高達75%!當天氣突冷血管一縮收,隨時都有爆血管的致命危機!血栓和高血脂,還會導致併發像老人癡呆症!視網膜病變!靜脈曲張!痔瘡等症狀…。
運動飲食雙管齊下 向三高說Bye Bye!!血管阻塞、硬化和爆裂的元兇,主要是血栓加高血脂。所以要預防保健心血管,除保持正常作息及運動習慣,還要多吃清淡食物,選擇對心血管有益的輔助食品,彌補食物攝取成份的不足:比如魚油、大蒜、納豆、銀杏、紅麴、甚至紅酒等…,當然建議選擇經科學證實及世界各國認可的輔助保健食品,對自己及家人心血管健康,更是多一份保障。
其中,納豆是日本人維持長壽的秘方!在日本被譽為「納豆之父」的須見洋行博士,從200多種食品中發現納豆粘糊糊牽絲成份,含有天然高濃度血栓溶解酵素,居然能夠溶解已經形成的血栓。這一新發現震驚全世界!須見博士就將它命名「納豆激酶」,世界各國稱它為『血管的清道夫』!而紅麴,是中、日千年以上的養生聖品,美國FDA1995年,也頒佈紅麴為新一代,最有效降低血脂肪保健食品。
日常保健者,若只選納豆激酶等單方,建議可再加上像紅麴等,對降低膽固醇和高血脂有助益的成份,這樣的複方搭配剛好補彼此的不足。因血栓和血脂肪,都是慢慢累積形成的;好比一般家中難清的油煙濾網!納豆激酶像是將油煙濾網的黏膩油漬給溶解掉,而紅麴的角色就是將溶解掉的油污泡沫給沖乾淨;一個先把血栓溶掉,另一個再把血栓給清掉,把不好的膽固醇帶走!這樣血管壁就像是有清理過的油煙濾網,變的乾乾淨淨。
活性計算迷思 保健品好壞要慎選很多人到日本旅遊,都會帶一堆日本最夯的所謂「納豆激酶」,但小心有些只是「納豆菌素」!雖然兩種都是從納豆發酵萃取,但「納豆菌素」是未經高科技進一步萃取,最多具腸胃道整健方面效果!而「納豆激酶」則是納豆菌發酵時的拉絲蛋白質成份,含有強而有力的天然血栓溶解酵素,才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日保健養生使用。
納豆激酶好壞主要看活性,也就是「血栓溶解率」。活性測量單位是Fu,依照日本納豆激酶協會JNKA,一天2,000Fu活性食用量標準,就能達到保健功效。符合這項標準者,JNKA會頒發這項各界認可的活性標章。坊間很多動輒強調活性好幾千,甚至上萬Fu,有些不是以每顆活性來衡量,而是用每100克去計算活性,消費者選擇時千萬小心。
發酵食品易致毒性 國家健康認證不擔心
坊間類似保健品良莠不齊,所以建議最好選擇經國家單位把關,有「健康食品」認證小綠人標章者。趨藥級「健康食品」,認證甚至比藥品還難申請,除要有國際醫學期刊報導認可,還需公證學術單位完整臨床實驗報告;最後再經國家衛生署審查無毒性和效果核可,才頒發認證編號。上市期間還經不定時批次抽查,活性流失或其他不及格者,便取消認證資格。
尤其像納豆激酶、紅麴等發酵類食品,要申請到「健康食品」認證很難!因發酵類食品,處理不好會有毒素殘留問題!如前一陣子,衛生署抽驗市售紅麴類製品、膠囊等,發現部分「橘黴素(Citrinin)」殘留量超過標準,民眾食用後容易傷肝、傷腎。選擇有「健康食品」認證等級,才能讓消費者完全放心!
一般「健康食品」認證,需作到動物實驗,當然加上完整人體實驗更好!除人體實驗所花費時間跟金錢相對較動物實驗多,還有人體對效果感受問題較正確,比如從二週、六週、十週…,若壞的膽固醇指數和影響心血管危險因子,時間越久降越多,對消費者更是多一層心血管健康的保障。
納豆激酶紅麴 可以為誰健康加分
在台灣,每40分鐘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這是很可怕的數據。所以如果你是:三高族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尤其長年外食、肥胖缺乏運動、壓力大、又有抽煙酗酒習慣、屬於久坐久站工作者;或是常感覺:手腳冰冷、肩頸僵硬、四肢痠麻…;尤其有腦中風家族病史、停經後更年期婦女,都要特別注意!有以上狀況與警訊者,千萬不要以為是小事而輕忽,一定要提早作預防保健。
心血管疾病,雖好發在4、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這幾年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甚至30幾歲年紀輕輕,就裝心導管支架者時有所聞。所以不管您現在幾歲,心血管疾病是預防容易,但復健痊癒卻相當困難!往往就是一輩子遺憾!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便秘莫硬拚」 用力猛爆血管致中風

文章台灣之聲 » 週一 1月 25, 2010 10:15 pm

「便秘莫硬拚」 用力猛爆血管致中風
TVBS更新日期:2010/01/25 19:00 張倍綺


在日本,有醫師提出慢性病應該改叫「生活習慣病」;在台灣,醫界發現近年來人類死亡因素,有超過5成是因為生活習慣不好。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會致命呢?便秘卻使力排便,長時間的用力血液會往腦門衝,醫師強調,每年都有民眾在廁所裡頭因此腦中風。



抱著滿肚子的穢物進了廁所,下場卻在醫院裡急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醒來?接著看到血管堵塞或者爆血管的電腦斷層影像,要人命的腦中風,每年都有案例,在廁所裡便秘的時候發生。

健檢中心院長朱大為:「長的(用力)時間情況下,他血液的循環是往上衝,上半身的血管或者腦部的血管,他任何地方都有機會破裂。」

血管壓力也可能心肌梗塞甚至腦中風,危險的是本身有高血壓、有心血管疾病,尤其老人家,統計至少2成3的民眾,有便秘還要硬拚,這樣的習慣很致命。

還有6成5的民眾則是缺乏運動,高居壞習慣第一名;5成3使用電腦連續超過3小時不休息,傷眼傷身;5成1的人一睡醒立刻下床,老人容易低血壓暈眩;近5成喜歡蹺二郎腿,可能脊椎側彎或椎間盤突出。

前三總醫院院長宋丕錕:「(慢性病)應該改叫生活習慣病,你為什麼生病?不是因為你年紀大了,不是因為你在文明社會,是因為你生活習慣不好。」

可沒光說不練,高齡80歲的宋丕錕院長,平常坐辦公室之餘,筋骨還這麼軟Q,推廣每天都要運動,他還指出近年來造成人類死亡的因素,超過5成是因為生活習慣,您能不改一改嗎!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上廁所看報坐太久當心痔瘡找上你

文章台灣之聲 » 週二 1月 26, 2010 10:47 am

上廁所看報坐太久當心痔瘡找上你 2010-01-26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陳奕華
生活習慣不好,當心疾病上身!根據一份「十大錯誤生活習慣排行榜」,最常見就是運動量不足,其次還有超時使用電腦,以及剛睡醒就下床等,其中很多人習慣上廁所看書報,當心一不注意坐太久,可能增加罹患痔瘡風險,提醒民眾,雖然只是小動作,不過長期下來,健康勢必受影響。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很多人知道卻很難做到!根據健檢機構針對將近兩萬位民眾調查,統計出的「十大錯誤生活習慣排行榜」,其中「缺乏運動」奪下榜首,六成男性以及七成二的女性,沒有達到每週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以上,運動量不足也成為肥胖主要原因之一,其次連續使用電腦三小時以上,以及剛睡醒就下床,對於眼睛壓力以及心血管患者都有不良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習慣上廁所閱讀書報也上榜,很多人認為家裡蹲看報更省時,不過事實上,反而容易分散注意力,在馬桶上坐更久,讓罹患痔瘡的風險更高。

美兆健康管理機構公共事務總監王薇說:「大家可能覺得反正覺得坐在那邊可以節省時間,但是其實是不好的,因為你坐在那邊看書報太久,直腸靜脈容易曲張,這樣反而容易引發痔瘡,這是可能大家可能容易忽略的地方,建議養成固定排便時間,保持腸道順暢。

現代人不良的生活習慣,還包括翹二郎腿,容易影響腿部血液循環並導致脊椎測灣,至於水分攝取不足,可能造成尿路結石、腎功能疾病,像是吃太燙的食物,則可能傷害黏膜導致急性食道炎與急性胃炎,喝咖啡或茶類過量,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睡眠障礙、心血管疾病等,專家提醒,針對十大錯誤生活習慣,可以從健康五步驟做起,營養、運動、減重、戒菸戒酒、改變生活習慣,才能活的健康、老的慢。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吃太好喝太甜 痛風族年輕化

文章印刷平 » 週五 1月 29, 2010 5:25 pm

吃太好喝太甜 痛風族年輕化 更新日期:2010/01/29 04:11
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國內痛風族群快速年輕化!調查顯示,我國四十歲以前就發作的痛風患者,十年之內,從三成六上升至五成三。專家推測其原因除與飲食西化,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攝取增加外,也不排除與高果糖食物,包括手搖杯、碳酸飲料等攝取增加有關。


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余光輝指出,民國八十年以前,國內痛風患者多在五十歲以上,但林口長庚醫院近二十年研究則發現,目前國內男性痛風患者四十歲以前發作者佔一半以上。相較於國外這類年輕型患者不到兩成,顯示我國痛風年輕化的趨勢值得注意。


余光輝表示,痛風與遺傳、食物相關。如果我國痛風患者年輕化主要是遺傳因素所致,照道理早年應該就會發現,但早年我國痛風患者年齡層與國外差距並不明顯,因此,很可能是因飲食生活型態的改變,包括高熱量飲食、喝酒、果糖攝取,及環境的低量鉛暴露等因素。


雙和醫院祝年豐醫師指出,這幾年我國學童調查顯示,小學生高尿酸盛行的比例也很高。有人認為,這可能與中式飲食有關,但國人基因或許適合這類食物,所以痛風沒有明顯變多。不過,若加上生活飲食作息型態的改變,說不定就會引發痛風。


果糖容易刺激尿酸生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民眾眼中是「好糖」的果糖,其實比葡萄糖更會刺激尿酸生成。余光輝指出,近來還有國外研究顯示,如果給予大量果糖後,血壓會上升,之後給予痛風治療藥物,血壓就會下降。


祝年豐表示,近年確實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果糖並不如想像中的好,甚至因為好吸收、果糖更容易增加血中的三酸甘油酯。但因為果糖的甜度高、價格便宜,除了大量應用在碳酸飲料之外,很多手搖杯飲料也都會使用。


不過,高果糖攝取是否與我國痛風年輕化相關?包括余光輝與祝年豐都認為,需要更進一步研究證實。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阿嬤腹痛嗯不出 大腸癌作祟

文章台灣之聲 » 週四 4月 08, 2010 10:31 pm

阿嬤腹痛嗯不出 大腸癌作祟 2010/03/03
【聯合報/記者張明慧/潭子報導】

農曆過年期間大吃大喝,年後卻出現腹痛如絞、無法排便,近日多名患者陸續到台中慈濟醫院就醫,起初以為是腸阻塞,經醫師檢查才發現竟罹患大腸癌,因暴飲暴食、生活作息不正常促使病症提早發作。


82歲阿嬤肚子鼓脹,已多天吃不下東西,家屬擔心地說,過年期間阿嬤多吃了些粿和糖果,之後就嚷肚子脹,有時還會腹痛,已數日無法排便,擔心腸子阻塞。


慈濟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玄遠檢查發現,她的升結腸位置有個大腸腫瘤阻塞,懷疑是惡性腫瘤,緊急手術後證實是大腸癌。阿嬤回憶,右上腹疼痛、貧血已有半年,以為是身體老化,沒想到是癌症。


另名60多歲女性也是年後以「腸阻塞」掛號,她表示左上腹疼痛,也有貧血,經進行手術病理報告,是肝轉移的四期大腸癌。


黃玄遠指出,大腸直腸癌其實很容易找到早期病灶且可有效治療;他說,民眾若在同一個位置反覆發生腹痛,又合併有長期貧血,就一定要檢查,這類貧血多來自腫瘤本身造成潰瘍或腫瘤本身出血,這是從糞便外觀無法分辨,稱為潛血。


大腸直腸癌躍居國民罹癌榜首,發生率逐年增高,黃玄遠表示,大腸直腸癌與靜態生活、家族史和高熱量、高脂飲食有關,是文明病;初期症狀除了貧血,也要注意排便習慣改變、血便、排泄裡急後重(感覺很急卻像是大不乾淨)、體重急劇下降等,都是危險訊號。


【2010/03/03 聯合報】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多吃蔬果 補充足夠纖維素 遠離大腸直腸癌威

文章台灣之聲 » 週四 4月 08, 2010 10:36 pm

多吃蔬果 補充足夠纖維素 遠離大腸直腸癌威脅 2009/12/30
聯合報【撰文/李樹人】
《特別企劃》

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大腸直腸癌已成為國內罹癌人數之冠。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王煥昇指出,近年來,門診就多了不少年紀輕輕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建議民眾每天都應吃水果,多攝取纖維質,減少罹癌風險。

王煥昇指出,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患者人數逐漸增多,主要原因在於飲食偏差、生活習慣不良等危險因子。早期大腸直腸癌並無明顯症狀,大部分患者被確診時,都已到了晚期,治療起來更加棘手。

部分癌友面對治療時,保持著消極態度,如果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病情更不樂觀。但隨著標靶藥物的研發精進,如單株抗體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化療藥物,確實可以有效延長病人存活期。

原本晚期肝轉移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存活期平均約一年,但國外臨床發現,如果病人同時接受單株抗體血管新生抑制劑、化療藥物,存活期可以延長至兩年,甚至至30幾個月。

王煥昇解釋,腫瘤血管容易增生且異常,前者讓腫瘤越長越大,後者則造成血管異常,以致藥物無法進入腫瘤中。不過,單株抗體血管新生抑制劑可以抑制腫瘤血管新增,並讓藥物順利進入腫瘤細胞中,提高治療效果。

王煥昇指出,大腸直腸癌合併肝轉移的患者不要灰心,耐心配合多方面藥物治療與積極面對手術,恢復健康,以及延長存活期的目標並非不可能。

至於如何避免罹患大腸直腸癌,王煥昇解釋,這可分為主動預防,及被動預防等兩種,前者是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水果,攝取足夠纖維質。少吃一些高熱量、高油脂、高蛋白、高糖等食物,被動預防就是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年齡是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之一,50歲以上民眾應該每年接受一次接受糞便潛血篩檢。值得一提的是,國民健康局明年將會擴大辦理此項免費篩檢,推廣至全國各地。

另外,許多民眾誤以為便便混雜著鮮血,應是痔瘡破裂,而大腸直腸癌則是便便中帶著暗紅色的血。對此,王煥昇則表示,有時便便帶著鮮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不能等閒視之,還是應該積極就醫,接受診治。
台灣之聲
 
文章: 957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2, 2007 3:04 pm

結屎礙健康 益菌促排便

文章印刷平 » 週四 6月 17, 2010 6:35 pm

結屎礙健康 益菌促排便2010-06-17 中國時報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一肚子大便,有礙免疫力。104市調中心調查指出,近半數電子科技業員工不知道腸道和免疫有關。醫師建議,解除便秘的腸道保健方法,就是補充益生菌,有助暢快排便,促進健康。

 104市調中心研究副理錢祐達今天指出,這項5月底針對20到50歲電子科技業上班族600人的調查顯示,僅48%的受訪者正確知道腸道具備免疫力的功能,36%受訪者則誤以為肝臟擁有大量的免疫細胞。

 開業肝膽胃腸科醫師蕭敦仁指出,腸道內的淋巴組織發達,人體70%的免疫系統位在腸道內,腸道內有500種100兆以上的細菌與人共生,腸道菌叢失衡是諸病根源,即使尚未生病,也有容易便秘、腹瀉、不正常放屁、口舌生瘡、念珠菌感染、消化不良等亞健康狀況。
 其中以便秘最令女性煩惱,76歲半茹素的陳媽媽和50歲大女兒、45歲二女兒有家族遺傳便秘傾向,陳媽媽每天吃2顆緩瀉劑,2個女兒不時要靠浣腸球通便;另1位29歲的王小姐常吃青菜,還試過多多加綠茶的偏方,仍是習慣性便秘。

 蕭敦仁指出,造成便秘的原因,除飲食加纖維、運動促進腸子蠕動外,可以補充益生菌改變腸道菌相,對已使用緩瀉劑治療者,也可以減少對藥物的倚賴。

 市售益生菌產品依照衛生署許可證字號,可分藥品級、健康食品級,其他是保健食品級。蕭敦仁指出,消費者可選擇A菌(嗜酸乳桿菌)抑制害菌、B菌(比菲德氏菌)整腸及軟便、F菌(菲卡利斯菌)促進A菌及B菌作用,做為腸道保養。990617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便秘顯示腸道老化 提高罹患大腸癌風險

文章印刷平 » 週四 6月 17, 2010 11:01 pm

便秘顯示腸道老化 提高罹患大腸癌風險
中央廣播電台 更新日期:2010/06/17 22:45 黃金鳳
根據一份調查顯示,8成5的上班族飽受便秘、腹瀉等腸胃道困擾,醫師提醒這是腸道老化的前兆,要儘速改善,否則,將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衛生署資料顯示,癌症是去年台灣民眾十大死因之首,尤其以大腸癌罹患速度攀升最快;而根據104市調在5月底完成一份針對上班族的調查發現,高達90%比例有皮膚方面的問題,85%的人則飽受便秘、腹瀉等腸胃道困擾,75%的民眾不知道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對於這份調查結果,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蕭敦仁提醒,腸道保健輕忽不得,他指出,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均衡或不定時、少運動及睡眠不足,都會造成腸道老化,很多人也反應皮膚會跟著變差,因此,必須留意腸道出現異常的警訊,包括3天以上未排便,或1天上3次以上,且便便不是香蕉狀,及有異常的惡臭味。他指出,如果有便秘的情形,得留意將引發提高癌症上身的風險,儘速就醫。蕭敦仁說:『便秘的情形,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有便秘的人比上没有便秘的人,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是2倍。』


因此,他建議平常要多喝水及運動,多吃蔬菜、水果或考慮吃益生菌改善。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泡麵炸雞吃太多 26歲罹大腸癌

文章印刷平 » 週二 6月 22, 2010 11:43 am

泡麵炸雞吃太多 26歲罹大腸癌
2010-06-22 中國時報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0愛相隨挺大腸直腸癌病友趣味競賽」21日舉行開跑記者會,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理事長張金堅(右起)、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見證下,患大腸直腸癌第四期病友起腳射門展現積極態度抗癌態度,掌握正確醫療知識。(陳怡誠攝)
 「我還那麼年輕,怎麼可能是我?」二十九歲的陳鈞怡三年前被診斷罹患大腸癌,那時彷彿青天霹靂。除了可能因遺傳因子造成之外,她長期外食,高熱、高脂食物吃多了,也加速罹患大腸癌風險。

 陳鈞怡二十三歲隻身上台北工作,養成每天外食的習慣,滷味、泡麵和鹹酥雞幾乎天天都吃,有時工作忙,也常食用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三年來長期便祕,後因為血便赴醫院檢查,發現是大腸癌第二期。

 年紀輕輕的她,歷經多次復發,癌細胞轉移,切除卵巢、子宮等器官,一度對人生失去希望。因標靶治療藥物控制下,腫瘤才逐漸獲得控制。

 陳鈞怡說,她發病前,家人沒有大腸癌紀錄,今年二月,七十多歲的外公也診斷罹患大腸癌,才知家族可能有遺傳因子。

 但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基因也許會影響罹癌機率,後天飲食失調才是真正加速的原因」。腸癌患者中,他僅遇過兩位有家族遺傳,其他患者多因高脂、高熱量的飲食習慣造成,曾有一位十七歲的大腸癌年輕患者也是炸雞、泡麵幾乎每天不離口。

 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理事長張金堅表示,陳鈞怡的飲食模式跟現在很多外食族一樣,很多人都覺得「不會那麼倒楣是我」而忽略飲食習慣的重要。「多吃蔬果是不一定能完全消除大腸癌罹癌風險,但至少會延緩」,提醒大家多吃蔬果。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蹲廁所太用力… 樂善堂主委心肌梗塞亡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四 8月 23, 2012 9:45 am

自由時報-北部新聞2012-8-23
蹲廁所太用力… 樂善堂主委心肌梗塞亡

〔記者蔡孟尚/橫山報導〕新竹縣橫山鄉古蹟樂善堂管理委員會72歲范姓主委,21日下午在廟內蹲式廁所上大號時,疑因用力過度猝死在廁所裡;檢警昨天相驗,確定有高血壓病史的范男死因為心肌梗塞

警方調查,樂善堂管委會一名員工21日下午1點多要上廁所,發現2樓的蹲式廁所門打不開,以為故障拿鐵片撬開,赫見范姓主委臉色發黑倒臥廁所,立刻報警,救護車抵達時范某已無生命跡象。

廟內志工說,年事已高的范某,最近為了樂善堂整修忙上忙下,看起來相當累,他有高血壓病史,可能是蹲廁所時腹部太用力,才會引發心臟病。

檢警相驗後,確定范姓主委身上無傷勢,死因無外力介入,應為心肌梗塞,家屬也無意見,相驗後將大體發還家屬。

醫師︰蹲式廁所 腳腹都要出力

竹東榮民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張震慶說,老人家定時正常排便很重要如果便秘或排便時間不正常,發生腦溢血或心肌梗塞等急性症狀的可能性相當大,而且上蹲式廁所腳要出力、腹部也要出力,瞬間太用力會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對有高血壓、心臟病史的長者來說有風險

有110多年歷史的樂善堂在民國95年被核定為縣定古蹟,去年因正殿樑柱遭白蟻蛀蝕出現崩塌,縣府向文建會爭取補助751萬元、縣款配合529萬元,加上樂善堂信眾自籌540萬元,在今年4月間動工整修。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三餐泡麵加汽水 11歲少年瀕臨洗腎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四 9月 27, 2012 7:24 pm

三餐泡麵加汽水 11歲少年瀕臨洗腎

2012年09月27日16:30
馬來西亞一名11歲少年,從去年9月開始每天三餐都吃泡麵和汽水,結果造成腎臟嚴重受損,至今已入院6次接受治療。

醫師表示,他的病情只差一步就得要洗腎,現在只要乖乖吃藥就有機會痊癒,但男童每次出院後都偷偷上街吃泡麵喝汽水,連他母親都沒有辦法,結果每次都是出院兩、三個月就又再入院。

11歲少年貪吃泡麵汽水,吃到腎臟受損。翻攝網路

《蘋果》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回到 天天五蔬果運動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