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營養知識及格嗎?

預防便秘、心血管等疾病
響應「衛生署推廣天天五蔬果 」活動

版主: 台灣之聲

高纖飲食延年益壽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三 2月 16, 2011 5:35 pm


美研究:高纖飲食延年益壽
2011-02-15 中國時報 【中央社】
 攝取越多膳食纖維,將能活得更長久。有關纖維的最大規模研究發現,高纖維飲食不只能降低心臟疾病的死亡風險,也能降低感染與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風險。

 這項美國政府研究也發現,纖維和降低男性癌症死亡風險有關,但女性無明顯差異,可能是因為男性較易死於飲食相關癌症,如食道癌等。研究發現,攝取富含纖維的穀物,整體效益最大。

 大部分美國人日常飲食的纖維攝取量不足。平均每日僅攝取約15克,遠低於當前建議量女性25克以及男性38克,或每1000卡14克纖維。舉例來說,1片全麥麵包就有2至4克纖維。

 這項新研究發現,在9年追蹤期間,達到建議攝取量者,死亡風險較低。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帕克博士(Yikyung Park)表示,攝取纖維最多的男性和女性,相較於攝取量最低者,死亡機率低22%。

 研究報告14日刊登在「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of Internal Medicine)。研究對象包括逾38萬8000名50至71歲的成人,他們參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與美國退休者協會(AARP)進行的飲食與健康研究。

 研究對象於1995至1996年間,針對其飲食習慣填寫問卷。要求他們估計有多常攝取124種食物。經過9年後,總共有3萬1000多人死亡。研究人員根據公家紀錄,分析他們的死亡原因。

 研究人員把其他風險因素列入考量,包括體重、教育水準、吸菸和健康狀態等,但仍得出攝取更多纖維者死亡風險較低的結論。

 膳食纖維的效益在糖尿病和心臟病患身上最明顯,據信是因為能改善膽固醇水準、血壓、發炎及血糖水準。纖維的益處也可能來自理論上它能與有毒物質結合,更快排出體外。此外,高纖飲食讓人們有飽足感,有助於減肥,這也有增進健康效應。(譯者:中央社陳怡君)1000215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20種保肝藥 僅四種勉強像樣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二 2月 22, 2011 4:07 pm

生活報你知-20種保肝藥 僅四種勉強像樣
2011-02-22 中國時報 (張翠芬)
台大醫院檢測業者申請號稱能保肝的中草藥、保健食品,廿件中只有四件勉強能進入臨床實驗,其他通通都被打回票,醫師提醒目前「肝硬化沒有治療藥物!」民眾別亂花冤枉錢。台大醫院、長庚醫院同時昨天分別與新加坡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簽署合作備忘錄,針對新加坡研發的肝纖維化病理診斷儀器原型機,與國內醫界進行跨國合作。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生吃番茄 小心龍葵鹼有毒?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五 2月 25, 2011 7:41 pm

生吃番茄 小心龍葵鹼有毒?

2008/04/28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資料提供/屏科大教授葉信平】

(記者陳立凱/攝影)

網路傳言》生番茄含龍葵鹼 有毒!
番茄不能生吃喔!很多人都知道發芽的馬鈴薯不要吃,因為含有龍葵鹼,卻不知道生番茄也含有這種毒素,而且茄科植物普遍都有。這種毒素雖然不會立即致死,卻會慢慢累積在體內,當你自以為攝取茄紅素可以養顏美容時,殊不知也吃下龍葵鹼。

專家解答》成熟番茄含量低 免驚!
●謝定宏/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

茄科植物一般都含有有毒生物鹼,大量的生物鹼對中樞神經具有毒性,患者可能出現步態不穩、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

但民眾不必恐慌,成熟果實的生物鹼含量都很低,食用後不會有中毒現象。需要留意的是未成熟或發了芽的馬鈴薯以及未成熟的番茄,裡頭的生物鹼含量稍多些。

但因生物鹼結構不一樣,未成熟的番茄跟馬鈴薯比較,毒性低很多; 而且成熟後番茄的生物鹼含量也比發芽的馬鈴薯少。

目前並無食用番茄導致人體中毒的文獻。烹煮加熱過程,生物鹼會分解,人體也會排除部分生物鹼,不必太擔心,未成熟的青澀番茄口感不好,也很難一口氣吃太多。

番茄成熟沒,不能單靠顏色判斷。番茄顏色非常多,並非綠番茄就不能吃,比如「黑柿」番茄,綠綠的透一點紅,在市場上很受主婦歡迎。

番茄小檔案
英文名稱:Tomato、Love Apple
學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科名:茄科Solanaceae
屬1到2年生草本植物,莖略呈蔓生狀態,高約1公尺,著地部分隨處生根。葉互生,莖葉密生黏毛。夏季開黃花,果實呈扁圓形或小球形,為紅色或黃色漿果。

番茄五四三

番茄的祖先

最早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3000公尺處發現野番茄,只有拇指那麼大,和現在常見的番茄不太一樣。

番茄的起源

一說在西元1000年,在阿茲特克文明興盛的墨西哥栽培出番茄,叫tomatl,意思是「膨脹的果子」。

番茄的「花名」

原產地南美洲先稱為「狼桃」,義大利人稱「金蘋果」,法國人說「愛的蘋果」,德國人喚「天生的蘋果」,美國人則叫「愛情果」,認為可以催情。

番茄的中文別名

柑仔蜜、紅仔厝、番李子、六月柿、西紅柿、洋柿子、洋海椒、番柿、毛臘果、臭柿仔、小金瓜、臭冷蘋果等。

為什麼叫Tomato?

Tomato並非英文,一說此字可能源自牙買加,是西班牙文tomate的誤寫,西元1771年才開始流行,19世紀才納入英語系統中。另一說乃西方人初見原產於南美洲的番茄時,大為驚豔,而「tomato」的是南美土話音譯,目前全球通用。

法院判決:番茄是蔬菜

西元1893年,美國最高聯邦法院就「番茄是蔬菜或水果」判決,認為番茄是「蔬菜的一種」,因為一般人不會拿水果來做菜。

最大和最小

美國曾培育出重達6公斤半的大番茄;秘魯培育出一株最矮小的番茄盆栽,只有7公分高,8公克重。

番茄選購法

當令最好,果蒂若萎敗,就不是新鮮的番茄;果實不必大,以圓實而小者為佳,表面應光滑,且有潤澤感,若有稜角者內部多空洞。

【2008/04/28 元氣周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聰明吃番茄 吃出營養健康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五 2月 25, 2011 7:42 pm

聰明吃番茄 吃出營養健康

2008/04/28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魏忻忻/報導】


(記者陳立凱/攝影)

1.愈紅愈好:番茄有、黃、青等顏色,愈紅愈好,茄紅素含量愈多。
2.加熱吃比生吃好:破壞細胞壁,使茄紅素釋放更多。由於茄紅素是一種對熱穩定的抗氧化成分,不用擔心會因為加熱而破壞。

3.不要去皮:外皮的茄紅素多於果實,愈紅的番茄,外皮茄紅素愈多,可能是果實的兩到三倍。

4.想生吃 建議飯後:如果想要生吃蕃茄,飯後吃比空腹吃好,因為用餐時通常會食用肉類或油脂,飯後吃番茄,人體對茄紅素的吸收力比空腹時更佳。

5.烹調番茄最好用油:也和茄紅素屬於脂溶性有關,所以烹調時最好和油脂一起,可提高二至三倍的吸收率,番茄炒蛋、乳酪烤番茄、番茄炒牛肉等都是不錯的料理方式,可以在番茄蛋花中加幾滴油。

6.補充番茄製品:市面上番茄製品不少,如番茄汁、番茄醬及番茄糊等,這些製品也都含有茄紅素,如果沒有機會吃太多新鮮番茄,也可以利用番茄製品補充,這些製品含鈉量高,高血壓者不宜食用太多。

7.盡早吃完:茄紅素有抗氧化效果,但遇到空氣也容易氧化,建議不論是烹煮後的番茄還是開罐的番茄汁,都應該盡早吃完。

(資料來源/長庚講師蕭千祐、振興營養師林孟瑜、屏科大教授葉信平;整理製表/記者魏忻忻)

【2008/04/28 元氣周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生吃番茄 小心龍葵鹼有毒?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五 2月 25, 2011 7:43 pm

生吃番茄 小心龍葵鹼有毒?
2008/04/28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資料提供/屏科大教授葉信平】


(記者陳立凱/攝影)

網路傳言》生番茄含龍葵鹼 有毒!
番茄不能生吃喔!很多人都知道發芽的馬鈴薯不要吃,因為含有龍葵鹼,卻不知道生番茄也含有這種毒素,而且茄科植物普遍都有。這種毒素雖然不會立即致死,卻會慢慢累積在體內,當你自以為攝取茄紅素可以養顏美容時,殊不知也吃下龍葵鹼。

專家解答》成熟番茄含量低 免驚!

●謝定宏/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

茄科植物一般都含有有毒生物鹼,大量的生物鹼對中樞神經具有毒性,患者可能出現步態不穩、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

但民眾不必恐慌,成熟果實的生物鹼含量都很低,食用後不會有中毒現象。需要留意的是未成熟或發了芽的馬鈴薯以及未成熟的番茄,裡頭的生物鹼含量稍多些。

但因生物鹼結構不一樣,未成熟的番茄跟馬鈴薯比較,毒性低很多; 而且成熟後番茄的生物鹼含量也比發芽的馬鈴薯少。

目前並無食用番茄導致人體中毒的文獻。烹煮加熱過程,生物鹼會分解,人體也會排除部分生物鹼,不必太擔心,未成熟的青澀番茄口感不好,也很難一口氣吃太多。

番茄成熟沒,不能單靠顏色判斷。番茄顏色非常多,並非綠番茄就不能吃,比如「黑柿」番茄,綠綠的透一點紅,在市場上很受主婦歡迎。

番茄小檔案
英文名稱:Tomato、Love Apple
學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科名:茄科Solanaceae
屬1到2年生草本植物,莖略呈蔓生狀態,高約1公尺,著地部分隨處生根。葉互生,莖葉密生黏毛。夏季開黃花,果實呈扁圓形或小球形,為紅色或黃色漿果。

番茄五四三

番茄的祖先

最早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3000公尺處發現野番茄,只有拇指那麼大,和現在常見的番茄不太一樣。

番茄的起源

一說在西元1000年,在阿茲特克文明興盛的墨西哥栽培出番茄,叫tomatl,意思是「膨脹的果子」。

番茄的「花名」

原產地南美洲先稱為「狼桃」,義大利人稱「金蘋果」,法國人說「愛的蘋果」,德國人喚「天生的蘋果」,美國人則叫「愛情果」,認為可以催情。

番茄的中文別名

柑仔蜜、紅仔厝、番李子、六月柿、西紅柿、洋柿子、洋海椒、番柿、毛臘果、臭柿仔、小金瓜、臭冷蘋果等。

為什麼叫Tomato?

Tomato並非英文,一說此字可能源自牙買加,是西班牙文tomate的誤寫,西元1771年才開始流行,19世紀才納入英語系統中。另一說乃西方人初見原產於南美洲的番茄時,大為驚豔,而「tomato」的是南美土話音譯,目前全球通用。

法院判決:番茄是蔬菜

西元1893年,美國最高聯邦法院就「番茄是蔬菜或水果」判決,認為番茄是「蔬菜的一種」,因為一般人不會拿水果來做菜。

最大和最小

美國曾培育出重達6公斤半的大番茄;秘魯培育出一株最矮小的番茄盆栽,只有7公分高,8公克重。

番茄選購法

當令最好,果蒂若萎敗,就不是新鮮的番茄;果實不必大,以圓實而小者為佳,表面應光滑,且有潤澤感,若有稜角者內部多空洞。

【2008/04/28 元氣周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茄紅素 最鍾愛生殖器官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五 2月 25, 2011 7:44 pm

茄紅素 最鍾愛生殖器官
2008/04/28
【元氣周報/記者魏忻忻、陳惠惠/報導】


宜蘭番茄變形版,番茄綁馬尾。(記者陳立凱/攝影)

茄紅素 可以延緩老化
茄紅素(Lycopene)又稱作番茄紅素,分子式是C40H56,是很強的抗氧化物。許多疾病及老化都與自由基有關,許多研究證實茄紅素能掃除自由基、延緩老化的效果。

茄紅素也是一種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類胡蘿蔔素是一群黃色到橙色的脂溶性色素。

抗氧化 維他命E 10倍

長庚技術學院營養師講師蕭千祐說,茄紅素是所有類胡蘿蔔素中抗氧化能力最強的,它消除自由基或活性氧化物的能力是β-胡蘿蔔素兩倍、維他命E10倍。

愈紅的 含量一定愈高

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說明,茄紅素廣泛存在於紅橙色蔬果及其製品中,如番茄、葡萄柚、紅辣椒、西瓜、芭樂、木瓜、杏仁等。

番茄裡的茄紅素含量最多,愈是鮮紅的番茄,含量愈高。比如牛番茄的茄紅素含量就很高。

番茄中 外皮比果實多

至於綠色和黃色的番茄,茄紅素含量就不如紅番茄多,而且番茄外皮的茄紅素,也比果實的含量多而豐富。

吃下肚 住在乳房等處

蕭千祐說,由於人體不會製造茄紅素,需要由外界攝取,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物質,當茄紅素進入人體後,小腸所形成的乳糜微粒會攜帶茄紅素,經淋巴管運送到血液。

在血液裡,茄紅素與膽固醇結合,最後被送到人體許多組織,包括睪丸、 肝臟、攝護腺及乳房等。

多菸酒 茄紅素會降低

蕭千祐說,部分研究發現,嗜菸酒者,體內茄紅素會降低,但如果喝番茄汁補充茄紅素,經過一段時間,血中茄紅素有增加的現象。

人體如果攝取過多茄紅素,會像胡蘿蔔素過多一樣,皮膚變得有些橙黃色,稱為「茄紅素血症」。此時不用太緊張,只要暫時減少或不吃茄紅素,狀況就會漸改善。

煮熟後 茄紅素易吸收

也因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一般新鮮蔬果建議趁鮮生食,番茄反而是經過烹煮後,人體更易吸收其中營養成分,烹煮時破壞的細胞壁和組織,反會釋放更多茄紅素。

【2008/04/28 元氣周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茄紅素的麻吉 乳房等脂肪組織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五 2月 25, 2011 7:45 pm

茄紅素的麻吉 乳房等脂肪組織
2008/04/28
【元氣周報/記者魏忻忻、陳惠惠/報導】
體內茄紅素最多的組織中,前五名有三個是生殖相關器官,睪丸、攝護腺和乳房。看來似乎茄紅素和生殖有緣?長庚技術學院營養學講師蕭千祐說,茄紅素與生殖功能的關係有待進一步研究,但這些器官茄紅素含量較高,可能和脂肪含量高、代謝較快有關。

蕭千祐解釋,茄紅素是脂溶性維生素,所以和脂肪特別「麻吉」,睪丸、攝護腺、子宮的脂肪組織都不少,另外,這些器官代謝旺盛,茄紅素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也是組織吸引茄紅素「進駐」的原因。


【2008/04/28 元氣周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中年男常吃蕃茄 可治攝護腺肥大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五 2月 25, 2011 7:46 pm

中年男常吃蕃茄 可治攝護腺肥大
2008/04/28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宜蘭番茄變形版,唐老鴨嘟嘴(記者陳立凱/攝影)

排尿有障礙 番茄幫幫忙
假如你是步入中年的男性,良心的建議:多吃番茄,因為它可以預防、甚至治療攝護腺肥大。

番茄是有名的抗老化、抗癌食物,臨床也證實,攝護腺肥大患者常吃番茄,有助抑制攝護腺增生及改善排尿障礙;而經由基因轉殖技術改造後的番茄,未來也可治療氣喘、預防腸病毒。

地中海國家 攝護腺癌少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指出,番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維他命A 、維他命C及茄紅素(Lycopene),能清除自由基和延緩老化,尤其是茄紅素受到各界注目,根據國外研究,攝取番茄或番茄醬較為頻繁的地中海鄰近國家,攝護腺癌發生率也比較低。

台北縣三峽恩主公醫院泌尿科主任王炯珵指出,攝護腺肥大的原因除與男性荷爾蒙有關外,膀胱經常受到餘尿的刺激及反覆發炎,也會造成攝護腺體不斷地增生。而番茄本身具有強化細胞的抗氧化能力,進而抑制細胞的發炎反應,所以能對抗攝護腺肥大。



(資料提供/蕭千祐)

利尿也助性 此說嫌誇張
有一個廣告是一名男性常喝番茄汁,連在庭院灑水時所噴出的水柱,都強而有力,畫面隱含番茄有助排尿及性事,王炯珵對此持保留看法。

他說,番茄雖能改善攝護腺肥大,但只適用初期症狀。成年男性攝護腺約20公克,一旦攝護腺增生到30至~40公克,吃再多恐也無濟於事。助性之說更無科學證明。

基因轉殖法 培育新品種

台大醫院和台大農藝系攜手合作,透過基因轉殖方法,把腸病毒的表面抗原和塵過敏蛋白植入番茄中,培育出具有預防腸病毒及治療氣喘的新品種番茄。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江伯倫指出,市面上已有基因改造的大豆、玉米,同樣的,番茄加入具有對抗疾病的基因,人們只要多吃番茄就自然產生抗體。

可防腸病毒 也可抗過敏

他說,從動物實驗發現,小老鼠連續吃抗塵過敏番茄1周,呼吸道過敏及發炎症狀都明顯改善,而吃了抗腸病毒番茄的老鼠,也有8成產生抗體,預期可達到預防腸病毒感染的效果。

基改新番茄 窩在台大裡

江伯倫表示,由於有關單位對於基因轉殖作物並無明確規範,加上學界的研究成果未能與產業界有效銜接,這批新培育的基改番茄為避免花粉四散,影響到室外栽種的一般番茄品種,目前僅能「窩」在台大植物所溫室內,尚不能大量生產,以至上市時間還無法預估。

【2008/04/28 元氣周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品種》男人愛茄紅 女人愛黃金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五 2月 25, 2011 7:48 pm

品種》男人愛茄紅 女人愛黃金
2008/04/28
【元氣周報/記者賈寶楠/報導】


宜蘭番茄變形版,雙胞胎姊妹花(記者陳立凱、賈寶楠/攝影)

台灣番茄主要產地以本島為主,大部分集中於新竹、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地,栽培面積約五千公頃。
番茄達人彭金勇說,就生物特性而言,番茄最怕炎熱的天氣,產季多在11月至翌年5月,因此到了夏季,台灣只剩氣溫涼爽的中高海拔地區還能看見番茄的蹤跡。

黑柿最大宗 南部是主力

彭金勇說,近年來夏季番茄最大宗的產區是南投縣信義鄉,當令的價格也最好,果農生產意願大增,新竹縣的尖石鄉、五峰鄉,也有部分果農嘗試栽種。

依產量大小、產地分布,台灣的番茄,以大果型的「黑柿」為最大宗,產地遍布全台,雲林以南更是生產主力。

同屬大果型的紅光番茄、一點紅番茄等也相當常見,更廣受基隆、宜蘭等地果農喜愛,是主要產區,宜蘭縣礁溪鄉的溫泉番茄也是聞名全國的特產。

南台灣的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則是小番茄的主要產地,聖女、聖運、聖蜜、驕女、串珠、慧珠等品種最為常見。





男人愛茄紅 女人愛黃金
彭金勇認為,番茄食用方式多樣,不論生吃、入菜、飲用,廣為國人接受,農業經濟價值難以估算。

他舉黃金番茄為例,低糖、維他命C比其他品種多三倍,最初引進的目的是提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卻意外成為市場新寵,台灣女性瘋狂搶著吃。

接著,關於茄紅素與改善男性攝護腺肥大、解決排尿障礙等實驗報告相繼出爐,富含茄紅素的番茄,再度廣受注目,台灣男性也開始跟進飲用。

商品多到爆 帶動觀光潮

「市場有需求,便刺激商品開發」彭金勇說,從番茄煉製茄紅素膠囊已不稀奇,從喝的番茄汁、番茄醋、番茄紅酒,到吃的番茄餅乾、番茄麵線、番茄饅頭,乃至於用的番茄面膜等,「簡直商機無限!」

彭金勇更指出,番茄好種植、好採收,在傳統農業轉型為觀光休閒農業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灣到處有農場開放番茄採果,直接增加農民收益。

【2008/04/28 元氣周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原生種稀少 外國品種多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五 2月 25, 2011 7:52 pm

品種》原生種稀少 外國品種多
2008/04/28
【元氣周報/記者賈寶楠/報導】


歐洲甜椒番茄常讓消費者搞不清楚,到底是甜椒還是番茄?(記者陳立凱、賈寶楠/攝影)

台灣的番茄種類繁多,但原生種已相當稀少,國人自行育成的大型番茄,以黑柿、亞蔬六號最受歡迎。
彭金勇說,例如台灣黑美人番茄,天氣愈冷,外表愈黑,果實呈紫黑色,皮薄肉細口感佳,也是台灣自有品種代表,產地集中於高雄縣路竹鄉。

像聖女、聖運、聖蜜等小番茄,當水果食用十分方便,最受國人歡迎。

彭金勇說,義大利人稱讚番茄是「太陽的果實」,國外種植番茄更是興盛,近年國人也踴躍引進,以歐洲、亞洲、南美洲的品系最易種植成功。

例如,受西方速食影響,漢堡、三明治所用的牛肉番茄(或稱牛番茄),以及知名度很高的黃金番茄、桃太郎番茄等,原產地來自荷蘭、義大利或日本,也在台灣廣泛種植。

另外,有些奇形怪狀、顏色怪異的特殊品種番茄,也讓消費者驚呼連連。例如荷蘭奶油番茄的果實呈乳黃色、檸檬番茄果型像檸檬、奇異果番茄果肉是綠色,芝麻綠番茄不僅從裡綠到外,外型還有像芝麻的黃綠斑點。

歐洲的甜椒番茄幾乎和黃色甜椒一模一樣,燈泡番茄長相跟燈泡一樣,維他命C含量極高;南美洲白玉番茄體積龐大,是黑柿番茄的四倍以上。

彭金勇認為,許多國外品種在台灣也能順利繁殖,增加遊客消費興致,對農友也是一種無形的鼓舞。

【2008/04/28 元氣周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番茄紅了 醫師的臉就綠了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五 2月 25, 2011 7:53 pm

番茄紅了 醫師的臉就綠了
2008/04/28
【元氣周報/記者魏忻忻/報導】


右上:黑柿番茄,台灣最大宗,雲林以南是生產主力。
右下:牛番茄,顏色鮮紅,適合入菜。(記者陳立凱/攝影)

保健食品榜首
「番茄紅了,醫師的臉就綠了。」難怪番茄能在美國時代雜誌2002年評選現代人十大保健食品時,高居榜首。

番茄原產於南美洲秘魯,長庚技術學院營養科講師蕭千祐說,早在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占領南美洲時,祕魯人已開始種植番茄,當地土語稱為「Tomato」。此後歐洲雖然也開始種植番茄,但當時認為番茄美麗的紅色有毒,一直作為觀賞用,直至十九世紀,才開始有人吃番茄。

心形傳達愛意

由於番茄外表紅豔,切面又是心形,常被用來做為男女間互相饋贈的水果,代表愛意,也叫「愛情的蘋果(Love Apple)」。

番茄既然被稱為「番」茄,明顯就是外來種。中國最早出現番茄的文字,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裡頭記錄了番茄有球形、橢圓形、扁圓形、卵圓形等,外皮有紅、黃、橙、白,除了白番茄待考,其餘的我們都不陌生。至於台灣的番茄,雖然荷蘭人早在十七世紀引進,但只做為觀賞用,把番茄當食物是十九世紀末日據時代的事。

美國產量第一

過去台灣北部把番茄稱為「臭柿仔」,那是因為番茄最初有青臭味,現在食來甘美,鮮紅美麗的番茄是品種改良的結果。目前,全球番茄超過上千種,主要是綠色和紅色品系。

屏東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主任葉信平指出,根據2002年國際糧農組織(FAO)的統計,全球每年共生產1.08億噸的新鮮番茄,產值高達42億美元。其中,美國就占了60%產量,其次是中國大陸、義大利、希臘、土耳其及印度;台灣的年產量大約在15.11萬噸左右;歐洲每年生產大約850萬噸的番茄,其中有將近18%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荷蘭奇異果蕃茄:果實大小、形狀,都像削了皮的奇異果。(記者陳立凱/攝影)

希臘人吃最多
全球人類食用番茄和番茄製品平均每人每年5.6公斤,其中以希臘人每年平均食用187公斤最多,其次是土耳其人的107公斤、義大利人的95公斤、美國人92公斤、澳洲人24公斤,國人則大約是7公斤。

近年風行的地中海料理因美味、健康、多樣化而廣受喜愛,番茄是地中海料理食材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在日本知名食品評論家太木光一所著的話題食材事典中說明,番茄在義大利有「金蘋果」之稱,將番茄熬煮一天後製成番茄醬(Sugo),常用於披薩、義大利麵,正是媽媽的味道。

【2008/04/28 元氣周報】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營養又便宜 西瓜第一名

文章印刷平 » 週二 3月 08, 2011 12:19 pm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 2011年3月8日‧星期二
營養又便宜 西瓜第一名 【07:35】

〔中央社〕物價節節高升,賢明的家長要買哪些水果給小朋友,才能達到花最少錢卻獲得最多營養的效果?根據美國一項調查,西瓜榮登榜首。

成立主旨在於促進生活健康、經濟穩定的非營利智庫機構Sightline Institute,為了讓民眾瞭解哪些水果價格最便宜,卻擁有最多維他命等營養成份,推出由研究人員藍斯頓(Jennifer Langston)與海斯(EricHess)彙整的排行榜,10種水果上榜。

據這項排行,價格最便宜,卻擁有最多營養的水果,第1名西瓜,第2名洋李,第3名柳橙。蘋果與草莓排名第4、第5

第6名至第10名:甜瓜、葡萄、香蕉、奇異果與桃子

藍斯頓與海斯以美國農業部公布每種水果平均每杯的營養成份含量為根據,配合美國最大有機食品連鎖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採用的「總計營養密度指標」(Aggregate Nutrient Density Index)評分,再計算各種水果平均每杯的價格。

莓子類水果含有大量維他命營養成份雖然相當豐富,但因為售價相對較高,綜合衡量之後排名位置就落後於西瓜、蘋果等
印刷平
 
文章: 1652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3, 2009 10:50 am

預防腸癌 少肉多纖維多運動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日 3月 13, 2011 4:25 pm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2011-3-13
預防腸癌 少肉多纖維多運動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左二)及癌友藝人楊烈(左一),呼籲國人及早發現、治療。(記者叢昌瑾攝)

▲楊賜雄發現罹患腸癌時,已是第四期且轉移到肝臟,經過治療後,已平安進入第6年。
記者羅碧/台北報導

即使發現罹患末期腸癌,甚至癌細胞轉移到肝臟,預估只剩下一年半的存活時間,也不要輕言放棄!54歲的癌友楊賜雄就是以親身經驗證明,改變飲食習慣、勤運動,並保持樂觀心情,一樣可以戰勝癌魔。

腸癌病友籲勿放棄希望

由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發起成立的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昨天舉行成立大會,除了邀請5年前罹患直腸癌第二期的藝人楊烈擔任「宣導大使」,王輝明的兩名病患楊賜雄及72歲的陳朝鍠也都到場,先後分享他們最初誤以為血便是因痔瘡發作引起,分別拖了8個多月及一年多才就醫。當他們知道自己罹患大腸直腸癌時,簡直是青天霹靂。

楊賜雄說:「那時候我的心情很差,想自殺,但王主任一直勸我,也建議我改吃素。本來我在罹癌前,一天吃6餐飯,且餐餐都要吃肉和魚,所以剛開始吃素時,很不習慣,所以都會吃海苔醬拌飯吃,有點鹹味…。」

但是楊賜雄在接受手術及100多次化療,加上飲食改變、運動,並擔任「義消」,總算抗癌成功。

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腸癌是國人癌症中發生率最高的疾病,每年新增一萬名病例、逾4500人死於此癌,換算下來,平均約每3到4小時就有一人因此死亡。

吃素21年的王輝明建議民眾,要小心被黃麴毒素、戴奧辛污染的食物會致癌,食物標示中若有「硝酸鹽」成份最好不要吃,盡量吃天然食材,但不要有基改及受到污染的食物

因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與家族史、環境因素、飲食多肉、少蔬菜、肥胖、少運動等有關,腸癌病友一定要吃素嗎?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陳鴻華持保留態度,他認為,一定要營養均衡,多吃纖維食物,紅肉及白肉酌量吃,但是運動很重要。

陳鴻華表示,很少看到職業選手罹患大腸直腸癌,因為他們的運動量夠。

善用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衛生署從去年一月一日起,已提供50歲至69歲每兩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反應免疫法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陳鴻華說,其實大腸直腸癌的治癒率可達50%到60%,所以切勿諱疾忌醫。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吃全素 應注意維他命攝取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四 3月 17, 2011 6:43 pm

吃全素 應注意維他命攝取

2011-03-17 中國時報 【中央社】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天表示,台灣素食人口眾多,不吃蛋奶的嚴格素食者,要注意攝取人體所需蛋白質,以免因缺乏維他命A,導致眼睛及黏膜組織病變。

 1名56歲婦女長期吃全素,最近半年因牙齒疼痛,僅吃稀飯配醬菜、豆皮等食物,造成嚴重營養不良,右眼角膜產生大片缺損。聯醫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蔡宜倫表示,患者就醫後3天,雙眼都受到細菌感染,視力剩不到0.01,且結膜有角質化現象。

 蔡宜倫診斷患者有維他命A缺乏症,得知飲食狀況後,請營養師調配高蛋白素食餐,搭配綜合維他命。經過醫師治療,目前患者恢復狀況良好,角膜傷口已癒合,並進行移植手術改善視力。

 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吳雅惠建議素食者,多攝取富含維他命A的蔬果,例如胡蘿蔔、深綠色蔬菜、芒果、木瓜、地瓜和玉米等,同時適量攝取脂肪,幫助維他命A吸收。1000317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多吃蔬果燕麥海帶 輻射不入口

文章三重泥水工 » 週二 3月 22, 2011 2:35 pm

多吃蔬果燕麥海帶 輻射不入口
2011-03-22 中國時報 【中央社】

 在日本核電廠輻射外洩危機下,擔心「輻」從口入的民眾,參考專科醫師及營養學者建議,不妨從蔬果、燕麥、洋蔥、海藻等食物中,獲得天然的保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擁有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線物質操作認證,他指出,日常輻射防護有2大守則,第1是減少人體吸收,不要在輻射管制區進食或吸菸,第2是促進新陳代謝,縮短輻射物在體內停留時間。

 江守山指出,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和衛生署已對日本進口食物進行輻射檢測,為民眾把關,進口食品業者也在尋找無輻射汙染的貨源,一般民眾不妨從食物中獲得天然輻射保護劑或是抗氧化劑減少輻射傷害。

 他說,含有半胱胺酸等硫醇基化合物,是天然輻射保護劑,在雞肉、花椰菜,優酪乳、蛋黃、洋蔥、蒜、燕麥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硫醇基化合物。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副教授凌美月則指出,一般民眾個人保健,可攝取海帶、海苔、螺旋藻等含碘食物,但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民眾不宜多食,不妨改食用大麥苗來保養甲狀腺。

 江守山和凌美月也建議,蘋果,奇異果,番茄,洋蔥,胡蘿蔔等蔬果,富含維生素A、C、E、以及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可消除輻射傷害後所產生的大量自由基,強化肌膚表層與上皮細胞的防護力與修護力,並能強化細胞膜的健全度,提升黏膜細胞的防護力。

 凌美月強調,碘片是4天內接觸到250毫西弗輻射劑量的民眾才要使用,沒事使用反而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風險。1000322
三重泥水工
 
文章: 54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3, 2009 8:10 am
來自: China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天天五蔬果運動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