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最會轉彎的政府,欠人民一個公道

版主: 台灣之聲

社論-最會轉彎的政府,欠人民一個公道

文章司法革命會 » 週一 5月 30, 2016 8:37 am

社論-最會轉彎的政府,欠人民一個公道


2016年05月30日

稱中華台北感到委屈 林奏延:感同身受
在世界衛生大會(WHA)演講提「中華台北」、未提台灣的衛生福利部長林奏延27日表示,民眾對這樣的稱呼感到委屈,他「感同身受」。(中央社)

衛福部長林奏延首度代表民進黨政府參與日內瓦WHA年會,演說中自稱「中華台北」,完全沒提到台灣,引起重大爭議,但蔡總統大力稱讚,稱許「關關難過關關過」,隨行的台灣聯合國協進會WHO宣達團也宣稱「不滿意但可以接受」!回顧2009年WHA年會,國民黨政府在理順兩岸關係後,首度以「中華台北」名義、「觀察員」身分,由葉金川署長率團出席。結果人還未出發,民進黨立院黨團就開記者會痛批葉金川「出賣台灣」,立委葉宜津認為是「主權的喪失、流失與退讓」,立委蔡同榮更質疑所謂「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根本等於「中國的台北」。

在國內被罵就罷了,到年會會場還被海外留學生圍剿羞辱,甚至在宴請支持我友邦的晚宴上大鬧。一位女留學生在現場質問葉金川為什麼要用「中華台北」?為什麼要「賣台」?更高聲痛罵「台灣以什麼樣的身分參加WHO,葉金川不要臉,不用回台灣啦!」換言之,腳本其實都一樣,不同的是當年葉金川被羞辱,被罵「賣台」,林奏延則被讚揚,被稱許為「關關難過關關過」,當年的葉金川、今天的林奏延,都代表台灣去拓展國際空間,但葉金川被扣上「賣台」的帽子,林奏延卻是三千寵愛集一身,如果這還不叫「雙重標準」,還要怎樣才算是「雙重標準」呢?

面對部分藍營人士的不平之鳴,台灣聯合國協進會WHO宣達團發言人沈志霖的辯解最傳神:「貴黨(國民黨)或貴黨過去執政的政府,所作所為被民進黨或許多台灣人民稱之為賣台,是因為貴黨至今積累的社會形象有關,並非單一事件單一類比可以解釋。」簡單地說,同樣的事,民進黨做可以,國民黨做就是不行!2009年的國民黨還是剛執政才不滿周年的新政府哪!按照這種邏輯,當年的「新民意」根本就不配稱之為「民意」吧!

這般昨非今是,讓藍營人士逮到機會聲稱民進黨「欠國民黨一個道歉!」但老實說,多數民眾站在國家利益角度思考,會認為民進黨政府以務實態度參與WHA,有益台灣與國際社會的交往,更能及時掌握國際衛生資訊,有機會貢獻國際社會,當然是好事一件,勉為其難接受「中華台北」名稱,對兩岸和平發展道路有正面效益,至少是民共互信正面的開始,真不理解國民黨討這個道歉是要幹嘛?

我們認為國民黨「討道歉」的心態很無聊,但同樣站在民眾的角度出發,卻認為民進黨確實應該好好思考,執政短短10天不斷出現的「髮夾彎現象」,暴露的「雙重標準」政治文化,是否真該向台灣社會道個歉了!當年綠營對葉金川的撻伐與圍剿,曾製造了多少紛擾,引發了多少動盪!同樣的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葉金川陷入「賣台」指控不說,當年大量的謾罵與指控,無端耗掉台灣多少社會成本?當年這場好不容易才拓展出的國際參與,被綠營修理得簡直是體無完膚,如今從名稱、定位到議程,綠營一切都是照單全收,林奏延甚至不及葉金川當年的格局,綠營上下卻是對之讚譽有加,而台灣社會當年為這些紛擾所付出的對立與撕裂,不可謂不小!但甭說道歉,連個遺憾都沒有!

老實說,民進黨昨非今是的還不只是這些,剛起步的林全內閣一方面高倡「謙卑內閣」,宣稱要做「最會溝通的政府」,但另一方面從「取消端午國道夜間免費」,到「橫向國道收費」、「停止亞泥在太魯閣採礦案」等一連串讓人民非常感冒的措施,是既看不到「謙卑」,更不見「溝通」,讓不少綠營立委都看不下去,公開要求內閣在推出政策之前,應先主動和立法院溝通說明,綠營地方首長更是憤怒,最後迫使交通部不得不收回「橫向國道收費」政策。這種反差與接受「中華台北」名稱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過去國民黨主動進行溝通,常換來羞辱與攻擊,如今民進黨甚至完全不溝通,政策就都已經上路了!

如果民進黨一一複製國民黨當年的作為,一一採取當年自己抵制到底的立場,當初痛斥的政策,今天讚揚有加,甚至決策與國民黨政府同樣閉鎖,溝通同樣草率,面對被撕裂的台灣,就不只是該不該深刻反省道歉的問題,而是民意何時反撲的問題。

(中國時報)
司法革命會
 
文章: 452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08 6:14 pm

Re: 社論-最會轉彎的政府,欠人民一個公道

文章司法革命會 » 週一 5月 30, 2016 8:54 am

自由廣場》法官為何讓人失望?

推文到plurk




2016-05-27 06:00


◎ 高金枝


這一期的天下雜誌公布了「台灣社會信任度調查」,法官信任度敬陪末座,只有28.4%;前幾天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中更直指「司法無法親近人民、不被人民信任、司法無法有效打擊犯罪」。語罷,觀禮群眾響起如雷的掌聲,社會大眾對於法官的負面感受,已經不言自明。作為法官群體的一部分,我們雖然無法代表所有法官,但還是得說:「對不起,我們讓大家失望了。」





天下雜誌的「台灣社會信任度調查」,法官信任度敬陪末座。(資料照,記者丁偉杰攝)

為何「恐龍法官」一詞能迅速地在台灣社會蔓延流傳?為何民眾常認為法院的判決悖離社會的期待?明明這些法官跟大家一樣,為人父母子女,在這塊土地上生存、呼吸、成長,吃相同的油、喝相同的牛奶,坐著同樣的捷運,煩心同樣的國事、家事,為何當他們穿上法袍,寫出判決時,卻像是不知民間疾苦、只會死守法條、甚至成為縱放奸惡的「全民公敵」?難道這些法官都人格分裂了嗎?

原因很多,解決方案也很多,最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讓人民參與審判,蔡總統的司改政見中,也已經明確點出了這個方向。那麼將來參與審判的人民,無論是被稱做「參審員」、「陪審員」、還是「裁判員」,也都將成為廣義的「法官」。 這些「法官」們,必須本乎良心,忠實執地行人民的付託,服膺於此一職位的基本信念,及司法審判一定要遵守的原則。是什麼原則呢?就是「無罪推定」、「罪疑唯輕」、「罪刑法定」、「證據裁判」。說穿了,這些原則通通都是為了「避免冤枉可能無辜的人」,這個「無辜的人」,可能是你、我,或是我們的親朋好友。要判一個人有罪,一定要先有法律明文規定處罰這種行為,而且要有充足的證據,一旦證據不足以相信就是這個人做的,就只能判他無罪,即使你覺得「明明就是他幹的」、「媒體都說是他幹的」、「檢察官都說是他幹的」,只要沒有絕對充足的證據,就是不能判他有罪。最後,就算證據證明有罪,也只能照著法律准許的刑度來處罰,如果立法者說這個犯罪最重只能判5年,法官就不能判無期徒刑,不管人民有多麼討厭他。而這就是司法審判,也是人類社會經過長久的慘痛經驗所凝聚出來的共識,我們有智慧的老祖先早就說過「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沒有人應該成為審判祭典中,在群眾歡呼起舞下接受大火焚燒的祭品。如果這些原則消失了,台灣的司法就會退回到遠古時代,台灣的人民隨時置身於獨裁的危險當中。

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必然會引進陪審制或參審制,也就是讓一般人民參與審判,你可以在捷運上看著爽報痛罵被告可惡、該死,但當你走進法院,成為陪審員或參審員,你仍然必須堅守無罪推定原則,甚至成為縱放奸惡的「全民公敵」。你人格分裂了嗎?不是,而是你參與了司法,在「處罰壞人」與「不冤枉無辜的人」之中做出了艱難的決定,你應該為此驕傲。

但在此之前,我們仍然要為司法讓大家失望,向你道歉,有些判決真的是不好,無從推託,一個民眾信任度只有28.4%的職位,有被改革的充分理由。但若只是為了追求漂亮的民調數字、執政成績,忘卻司法審判要遵守的原則,只要求叫座的判決,我們也只能挺著「審判者」堅守審判原則的硬肩膀,說聲:「對不起,要讓大家失望了。」

(作者為中華民國法官協會理事長)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網粉絲團



推文到plurk
司法革命會
 
文章: 452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08 6:14 pm


回到 台灣之聲私(輸)法院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