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只換三名副主席是不夠的

版主: 台灣之聲

總統,只換三名副主席是不夠的

文章司法革命會 » 週六 5月 03, 2014 7:44 am

總統,只換三名副主席是不夠的

【聯合報╱社論】
2014.05.03 03:33 am

面對街頭抗議不斷,執政黨最近通過任命朱立倫、郝龍斌、胡志強等三名直轄市長出任副主席,旨在擴大決策圈,兼有「世代傳承」之意味。此一改革,方向固屬正確,但未免來得太晚。對於「黨政雙駕」的馬英九而言,若不能在政務決策上拿出大瞻矚、大決心,僅在黨機器上略作微調,恐不足以因應大政潮時代的變局。

太陽花學運雖是針對「反服貿」而起,但從它的街頭擴散效應看,其實集中反映了新世代對經濟停滯、分配不均、前景黯淡的不滿,而爆發為「抗中、反馬」的行動。包括後續的反核行動,儘管有反對黨及林義雄的強力政治運作,但民眾對核四政策長年反覆不定的憂懼,卻是極為真實。尤其,馬政府在應對學生占領國會時表現的觀望猶豫,形同向抗爭者發出了全面「許可狀」,變相鼓勵了各種形式的挑釁。這也是一個半月來政府和警方疲於奔命的主因。

從大形勢看,台灣政治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分水嶺,這個分水嶺有以下特徵:第一,這些年政黨政治和議會路線的失敗,導致不少民眾轉向街頭路線。第二,過去政治上的藍綠對峙之局,將演變成不同群眾以「第三方」的姿態在街頭抗衡;無論這「第三方」是否與反對黨結盟,執政者都將腹背受敵。第三,形形色色的抗爭,不容易透過聚焦討論而解決問題,卻因為易於集結及易於脫序,使民主法治及社會人心不斷受到衝擊。第四,政府長期以「發展」為導向的決策思維,必須向「分配正義」的軸線修正,並設法找出新的一套論述準據;否則,將不時在個案上遭遇挑戰。

這樣的變化,其實不全然是三一八學運所引發;從前年的反文林苑、反大埔,到去年的關廠工人抗議、乃至洪仲丘事件,一路下來,皆有脈絡可循。其間,不僅執政黨束手無策,在旁鼓噪煽火的在野黨,其實也失去主導的位置。這也顯示,朝野政黨不斷互相杯葛、報復、算舊帳的政治對應模式,已無力再面對或探索台灣的新挑戰,遑論解決問題。這不僅是世代交替的問題,也是台灣自我再定位的議題。

蘇貞昌宣布不再參選黨主席,想必自知黔驢技窮,無力再帶領民進黨走向更好的未來。即使如此,他拚著自己最後的餘威,配合林義雄在核四議題上大戰一場,雖頗有斬獲,卻掩不住他的姿態難看。政治人物到了「最後一搏」的時刻,拚著老命「豁出去」的盤算,人民絕對要小心提防。

相形之下,面對一波波政潮,馬英九捉襟見肘之下,僅在黨內新命三名副主席,美其名為「擴大決策圈」,則因應顯然是遠遠不足的。首先,郝、立、強三人是動見觀瞻的五都首長,至今才被納入決策圈;然則,執政黨原來的決策豈非都是「小圈圈」或「老圈圈」?其次,對馬英九而言,「黨」只是選舉動員的機器,「政」才是他展現執政實績、爭取民心的利器;若不在執政上用心施為,而僅就黨內人事調整,其實是文不對題。整個內閣一直以來表現的荏弱無力,馬總統自覺滿意嗎?第三,從時間的迫促感看,七合一選舉在即,執政黨已面臨濁水溪防線失守之危;面對二○一六,蔡英文代表綠營的態勢已定,而國民黨內仍是明槍暗箭你來我去。馬英九若在街頭的沸沸揚揚中一路消極挨打,他如何對得起自己「黨政一把抓」最終卻可能使國民黨輸掉政權的窘境?

掌權者要懂得傾聽,才會知道民間疾苦及民心所向;有權力要懂得分享,才能擴大決策的基礎和正當性。馬政府的問題,是一小撮同質性很高的知識階層共聚一堂,用他們順遂的人生經驗和台灣崛起年代的過時視野來決定政策;他們容或充滿善意,卻無法對外溝通或積極迎戰;他們容或有其理論知識,卻不知如何對付現實的險惡波濤;他們在辦公室裡威嚴十足,但一遇到學生叫陣便啞口無言。如此同質的團隊,馬總統覺得可以應付洶湧的政治及社會浪潮嗎?

僅餘兩年的任期,形勢對馬總統歷史評價的挑戰是高度嚴苛的。更重要的是,台灣近年欲進不前的困局必須打破,這個迫促感,對民眾而言已一天比一天強烈,馬總統已無可迴避!

【2014/05/03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65150 ... z30bZFWZoA
Power By udn.com
司法革命會
 
文章: 452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08 6:14 pm

回到 台灣之聲私(輸)法院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