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樵/法治ing'''七○九號解釋提出「正當

版主: 台灣之聲

楊坤樵/法治ing'''七○九號解釋提出「正當

文章司法革命會 » 週六 5月 03, 2014 7:12 am

楊坤樵

2014-04-21 自由時報
學生與公民團體在三月十八日佔領立法院,四月十日離開,結束為期二十四天的國會佔領運動。這一事件對台灣社會各層面的衝擊仍持續發酵,有待觀察。只是,這場形式上狀似違法的集會,竟召喚出電腦螢幕前忙著打怪的宅男宅女、校園裡的師生、渴望安定的中產階級參與其中,藍綠政客靠邊站,媒體、民調也普遍以正面的態度理解運動本身。顯然,運動的某些訴求觸動了台灣社會潛在的「交疊共識」。反面來說,也就是行政部門的某些作為破壞了這個基本共識。
首先是正當法律程序,包括行政與立法程序。釋字第七○九號解釋提出「正當行政程序」,將確保利害關係人知悉相關資訊及適時陳述意見的機會,列為憲法的基本程序原則之一。國際貿易談判,有得有失在所難免。但協議前或談判過程中,確保相關產業、公(工)會知悉資訊及陳述意見的機會,也應該是最低限度的程序要求,尤其是受到不利衝擊的產業。藉此,一方面了解產業的需求與障礙,另方面協助談判團隊分析利害、進行衝擊評估,劃定談判底限。否則行政部門是如何選定談判桌上的交易籌碼呢?協議簽署後才密集地召開公聽會、進行影響評估,時序倒置。倘如行政部門所言,國會不能審也不能改,這些公聽會、評估報告的意義何在?
釋字第四九九號解釋提出「正當修憲程序」,指出公開透明、理性溝通是憲政國家的正當性基礎。這也適於檢視立法程序的正當性。國民黨內政委員會召集人張慶忠立委在三月十七日以戲劇性的方式,在一片混亂中,以數十秒的時間宣布「開會,服貿協議視為審查,送院會存查,散會」。違反立法院朝野黨團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所做「服貿協議應經立法院逐條審查、逐條表決,不得包裹表決,非經立法院實質審查通過,不得啟動生效條款」的協商結論。公開溝通、辯論、合議、協商、形成共識的民主程序全部省略,瑕疵明顯,成為這場國會佔領行動的引爆點。
其次是法律保留原則。釋字第四四三號解釋點出「重要性理論」,凡影響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公共利益重大的事項,國會有透過立法參與、介入的必要(釋字第五二○號解釋稱:立法院對國家重要事項的參與決策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第二項規定,協議內容涉及法律修正或應以法律定之者,應於協議簽署後由立法院審議;協議內容未涉及法律修正或無須以法律定之者,應於協議簽署後送立法院備查。張慶忠委員的作法就是將服貿協議視為無涉法律修正或無須以法律訂定的事項,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六十條以下關於行政命令的審查程序,宣稱「交付審查後三個月未完成,視為已審查,報院會存查。」問題是,服貿協議涉及國內服務業競爭環境的調整,其效應除經濟層面外,更外溢至國安、社會、文化、醫療、資安等層面,豈是行政命令可比擬,依重要性理論,很難說不需要國會審查。行政部門一再宣稱國會不能審、不能改,要國會照單全收,甚至不惜以黨紀開除國會議長、綁架立法委員,其理路無法理解。
佔領國會事件的法律效應持續進行中,運動的正當性、手段的比例性、公民不服從的要件、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的承認、尋求體制內救濟的可能性等議題,都有待承審檢察官、法官,以其後見之明的眼光,給予法律、憲法上的評價。但運動過程中的法治討論、公民開講及戶外教學,卻足堪回味。這讓我們意識到,儘管意見分歧,我們還是有交疊的共識基礎。法治的實踐也永遠是現在進行式。
(楊坤樵/台北地院法官)

2014-04-21 自由拾報
四月八日至十四日到北京出差,在旅館中幾乎每晚都可以看到一些台灣名嘴,在向北京的觀眾,講解此次反服貿學運的起因。
其中一位學國際關係的名嘴,「很用心」的解釋此次學運完全由民進黨策動。他的主要邏輯有二:
一、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在台灣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和聲望,民進黨為打擊他的威望,策動了這次學運。
二、服貿對台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有了服貿台灣經濟就會好起來,民進黨怕台灣經濟搞好了,二○一六年就無法拿回政權,所以發動這次學運。
儘管台灣的一些名嘴如此扭曲的詮釋台灣學運,但這次中國國台辦總算頭腦清楚。張志軍,四月十日在博鰲受訪時表示:「學運給了我一個啟示,就是需要了解台灣所有情況,尤其基層民眾和中小企業的想法。」甚至表示:「如果條件允許,也希望能直接和台灣學生對話。」最後,張志軍坦言:「兩岸關係發展大背景下,受益面不均衡,更多是大企業受益,中小企業和基層民眾受益不明顯。」
集體迷思與相互取暖!
這次國台辦突然醒悟,顯示他們平日並非沒有資訊,而是在解讀資訊時,採取了「證實不證偽」的方式來取悅上級。再加上一黨專政的體制所造成的「集體迷思」。所謂「證實不證偽」,是指主觀上先做一個能取悅上級的假設,而後再選取那些能符合、印證這個假設的資料來「證實」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採取「證偽但不證實」的邏輯,來分析資訊。也就是蒐集資料想盡辦法來推翻假設,只有在無法推翻這個假設時才接受它。
在政治上「證實不證偽」的邏輯,常造成自己人「互相取暖」、「自我感覺良好」;或將批評的聲音視為「毒草」,稱讚及奉承的話當作「鮮花」。而「證偽但不證實」,則是敢於聽取批評、難聽的話,並勇於和反對者或反對黨溝通。
台灣自從九○年代開始解除報禁、黨禁,並進行國會改選後,照理講決策者可以最少成本取得豐富的資訊,所以不應該發生上述一黨專政下的集體迷思。記得和一位曾廁身中南海決策圈的朋友,談論兩岸決策模式。他說:「你們決策的品質應該要高一些,因為決策所需的資訊相當豐富,而且取得資訊的成本相當低廉。我們必須靠大量調研,成本高又費時。」
但二○○八年以來,馬政府關閉了心靈,採取「證實不證偽」的態度,來面對媒體、國會、學界、NGO、產業界的受害者、各個政策下的利害關係人…等各界的批判聲音。
再加上馬總統一方面以總統身分指揮行政部門,另一方面以國民黨主席,利用立委提名權來控制國會。其實此一做法非始自馬總統,但二○○八年以來國民黨掌握了優勢的國會席次,使得制度上的「集體迷思」變得十分嚴重。這也正是此次學運,將召開「公民憲政會議」來討論台灣現在憲政危機,列為主要訴求之一的原因。
沒有產業哪來的貿易?
以經濟政策為例,事實上正是「證實不證偽」的態度以及「集體迷思」,使得六年來的台灣經濟,在「國貿派」思維的主導下,經濟策略只側重區域經濟整合一途;或更確切的說,是只重視兩岸經濟整合,而完全忽略了如何促進產業競爭力這一塊。但沒有產業哪來的貿易?
更具體的說,短期內如何運用靈活的匯率、利率;中期如何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投資和消費環境;長期如何因應人口結構的變遷、產業的需求,預先規劃教育、科研、社福、財稅…等政策,來增進產業競爭力,六年來是一片空白。
而馬政府故意模糊焦點,將學生主張的「公民憲政會議」,改成牛頭不對馬嘴的「經貿國是會議」,並將主題鎖定為:一、台灣如何面對國際間區域經貿整合的趨勢。二、台灣加入區域經貿整合的具體做法與挑戰。三、兩岸政策與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關係。這是只有貿易沒有產業!更加證明了馬政府「證實不證偽」的態度,以及「集體迷思」的問題有多嚴重!
(張榮豐/中華經濟研究院一所所長)
司法革命會
 
文章: 452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08 6:14 pm

回到 台灣之聲私(輸)法院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