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不應作為誤導社會的工具

版主: 台灣之聲

社論 不應作為誤導社會的工具

文章司法革命會 » 週五 5月 11, 2012 9:26 am

社論 不應作為誤導社會的工具

2012/05/08 13:32:23瀏覽1663|回應0|推薦17

我沒有寫過社論,也不知如何寫社論,但是從閱讀社論的經驗,知道寫社論的人最起碼有三戒:

第一戒:引用的數據本來是要批判某一對象,卻因自己的疏忽,變成是稱讚對方。

第二戒:引用的數據本來是要護航己方,卻因欲蓋彌彰,變成是在批判自己人。

第三戒:不求上進,只憑一招半式拗到底,暴露出自己的所學不足。

最典型的例子是5月7日某一媒體的社論「馬總統還記得十二項建設的名稱?」,因為寫社論者心有所偏,犯了以上三大戒。

今年第一季公司關門家數尚屬正常

該篇社論說,今年第一季,台灣總體經濟形勢大幅下滑,並舉「台灣全體公司倒閉家數更高達7,431家」佐證,殊不知7,431家尚屬正常。

企業因各種不同原因,可能關門停止營運,包括經濟不景氣、本身競爭力下滑等。在2000~2007年間,平均每一年公司關門家數高達3萬7,806家;但在馬政府執政的2008~2011年間,平均每一年公司關門家數為3萬4,118家,比前者少了10%。

再以今年第一季為例,公司關門(未必倒閉)家數7,431家,換算成一年約2萬9,724家,比過去4年的平均每年3萬4,118家還少,正好與社論所表達的「台灣總體經濟形勢大幅下滑」相反,顯示寫社論的人犯了第一戒。

產業大量外移是在2000~2007年

社論說:「深入探究這些年台灣經濟在原地踏步的癥結,主要在於產業歷經20年之外移,生產基地大量轉移到中國(大陸),而且海外生產已超過外銷訂單一半,嚴重衝擊薪資、就業機會與經濟成長三個部分。」

社論為何要說20年?因為要替2000~2007年護航!

過去20年台灣企業本就持續的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大陸,但是速度最快的期間應是在2000~2007年!就以社論所舉的台灣外銷訂單海外生產的比重為例,在1999年僅12.2%,但至2007年卻快速攀升到46.1%,平均每一年增加4.2%;至2011年該比重升到50.5%,平均每一年只增加1.1%,為2000~2007年的1/4。依據該社論的說法,應該被批判的是2000~2007年,應該被嘉許的反是最近的4年,證實寫社論的人亦犯了第二戒。

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不是萬靈丹

對於上述的海外生產嚴重衝擊薪資、就業機會與經濟成長三個部分,該社論又說:「在薪資方面,早在台灣企業以外移中國當成降低成本之法寶時,吾人即已斷言,依要素價格均等化之理論,台灣與中國之勞動薪資必趨於均等化」,好似作者只「知道」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過去到現在,凡是談到台灣最近十年來薪資未能顯著成長,該社論作者就搬出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來套用,把台灣薪資未能大幅成長,完全「牽拖」於兩岸的經貿往來。對於彭博社(Bloomberg)曾有專文指出,對照新加坡、香港的發展,台灣的就業機會之所以流失、薪資之所以未能有顯著成長,主要原因是台灣未能像新加坡創造出新的成長產業如生物科技、觀光休閒產業等,該社論作者是充耳不聞,依仍緊抱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不肯放手。

如果一定要用理論來解說,採用1935年日本學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的雁行模式(Flying-geese Model)及1966年維諾(Raymond Vernon)所提出的產業生命週期理論(Product Life-Cycle Theory)更為妥適。

依據該等理論,產業的興衰以及同一產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依序發展(如由日本移到亞洲四小龍,再移到東南亞國家),其實都是經濟學者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所謂的創造性破壞 (creative destruction) 的過程,新的產業取代失去競爭力的產業,發展落後的國家接替先進國家,而其最重要的意義是政府和企業都要持續地追求創新升級,要有新產品、新產業持續加入發展行列,以替代移出或衰退的產業或產品,才能維持經濟及企業的成長,也才能使薪資水準穩定上升,而這就是彭博社指出台灣現象之背後的理論依據。

赤松要與維諾的理論看到了產業的興衰更迭,解釋了產業的移出與移入,可是該社論的作者卻一直守著「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只看到產業的移出,未看到產業需要創造的一面,如此抱「殘」守「缺」,不就是犯了第三戒!

( 時事評論|財經 )

�X�B: 社論 不應作為誤導社會的工具 - 尹啟銘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cmyiin/6432905#ixzz1uWFaMDfz
司法革命會
 
文章: 452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08 6:14 pm

回到 台灣之聲私(輸)法院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1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