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研討會一代巨筆王作榮教授

版主: 台灣之聲

5'12研討會一代巨筆王作榮教授

文章司法革命會 » 週三 5月 09, 2012 8:58 am

一代巨筆王作榮教授
2012-05-09 01:15 工商時報 【鄭優】
 「王作榮教授與國家發展研討會」訂於5月12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作公曾經擔任監察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工商時報總主筆,他的門生與昔日同僚藉著這次研討會,將系統闡述作公畢生言論主張及擔任公職期間的作為,對我們國家發展發揮的貢獻與影響。作為王老師的學生之一,加上早年在工商時報編輯部服務時,親炙王老師恂恂儒者的處事風格,爰贅述幾筆,希望有助於各界更加瞭解這位曾領輿論風騷,備受國人尊崇的一代巨筆。

 作公曾為文自述民國53年時,因為公務員生涯受阻,轉而選擇兩條可以自己作主的道路,一是在台大教書,另一是在中國時報系統撰寫評論文章。王老師的上課方式,與一般「循規蹈矩」的教學方式不同,他總是將每個章節的綱要講個大概,其他時間就用於天南地北的聊天,講他早年在經濟安定委員會、美援會、經合會等單位的工作經驗,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為及相關軼事,時而針對當時政府採取的財經措施表達他的看法。除此之外,王老師飽讀古文史書,也經常講述中國歷代典故,印證他的時事評論。王老師滿腹經綸,講述內容趣味橫生,難怪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

 與王老師更親近了解,開始於民國71年筆者進入工商時報成為記者。作公時任報社總主筆,我們在外面執行採訪任務時,經常聽到外界誇讚工商時報「立論精闢」、「鏗鏘有聲」、「見解獨特」,還有「這篇一定是王作公的大作」之類的話。雖然當時工商時報創刊不久,聲勢尚未形成,但作為報社一員,聽到這些評價自是與有榮焉,也深感王老師透過社論寫作,已經對政府決策及社會大眾產生深遠的影響。

 印象最深刻的是民國71年8月15日舉行的「王蔣大戰」。這場30年前轟動全國、對當時政府財經政策方向的釐清發揮定調效果的辯論,迄今仍然經常被國人津津樂道。受到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機的衝擊,斯時台灣面臨景氣低迷及經濟轉型困難等兩項重大問題,針對政府如何因應,經濟學者見解不盡一致,紛紛在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相互辯駁,並被區隔為以王作榮教授為首的一派,原則主張政府採取全力追求成長的政策,擺脫衰退局面;另一派則是蔣碩傑博士為首,主張穩定優先,政府應控制貨幣供給增加率和維持利率自由化,以穩定物價。這項爭論甚至驚動最高當局,蔣經國總統於是年7月22日接見國建會代表時,特別主動提及此事,並表示「我想決不可能以一個理論來解決一切的經濟問題,重要的在於經濟政策的抉擇和實施,首先必須適合國情,一切總以符合民眾利益為前提。」

 在各界議論紛紛之際,中國時報報導經建會曾規劃邀請王、蔣等學者舉行一場「政策辯論」,後來又考慮過於敏感而宣布暫緩舉行。當時工商時報總編輯阮登發腦筋動得很快,經過多方折衷協調,竟然促成「王蔣大戰」的實現,正式名稱其實是「台灣經濟問題與對策討論會」。

 國內舉行這種針鋒相對的「財經政策討論會」尚屬首次,自然引起極大轟動,加上台灣電視公司又錄影轉播,更是擴散至社會各個階層。會中無論企業領袖或學者專家,都熱烈表達意見,王、蔣兩位主角會後且聯名發表「我們對經濟問題與對策的共同看法」,其中關於產業、財政、金融政策的各項意見,後來廣為政府決策當局所採納。

 在這場討論會中,王作公言簡意賅地將他的論點說明清楚,引起社會極大共鳴,他的風采更深入人心,從此成為工商時報的「招牌」。往後我們同仁與外界接觸中,只要提到工商時報,常常接著聽到的是「你們總主筆就是王作榮嘛」這句話。後來筆者隨著在報社職務的升遷,而有更多機會於聚餐時接近王老師,每次他都帶著和藹的笑容,就像以前學校上課時一樣,聽他娓娓道來,總是趣味橫生,又增長許多見識。作為後生晚輩,面對他就像對兒女般的殷殷期許,內心往往充滿莫名的感動。

 王老師持續寫作不輟,民國85年初出版的「王作榮全集」,乃是由可掌握的250萬字中,選取160萬字,整理成11冊刊行。民國88年又出版50萬字自傳「壯志未酬」,再加上最近幾年陸續發表的評論文章,迄今全部寫作逾300萬字以上。作公自謂他寫文章謹守的原則包括:一、不摻入個人恩怨、假公濟私,將公器作私用;二、秉持道德勇氣,說該說的話;三、本於知識良知,不說自己都不知道的話,更不說假話;四、不損害國家元首與政府領袖的尊嚴;五、不洩漏國家機密,不揭發個人隱私。上述這些原則,過去在報社期間,王老師就經常拿來勉勵我們。我想,作公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文章,又廣受社會敬重,必然源於能夠謹守這些原則,而這當然也應該是我輩賡續從事社論寫作者,必須要有的自我期許。
司法革命會
 
文章: 452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08 6:14 pm

改革大刀闊斧,台灣脫胎換骨

文章司法革命會 » 週三 5月 09, 2012 9:01 am

改革大刀闊斧,台灣脫胎換骨編.輯.室.報.告-公平正義的天空
2012-05-09 01:15 工商時報 【曾上才】
 4月30日,馬總統親自出席松山-金浦航線的開航儀式,這條航線之所以倍受矚目,除了是馬總統長期規劃的「東北亞黃金航圈」政績的最後一塊拼圖終於順利完成外,也是因為松山-金浦航權的分配,引發復興航空強烈抗議,也讓台灣航空政策長期獨厚兩大航空公司,從而造成不公平競爭,並損害廣大消費者權益的現狀,再次浮上台面被廣泛討論。這是台灣航空業轉型的最後機會,錯過這個關鍵時刻,未來十年將不會出現有像復興航空這樣關鍵性的第三家公司,可以讓開放天空政策一次到位,回歸自由競爭市場!

 無煙囪的「觀光產業」早已被世界先進各國視為21世紀的明星產業,馬總統也於4月26日召開的財經月報中,特別要求各部會應儘速透過法規鬆綁或增加誘因,加速落實黃金十年計畫,並強調觀光業必須妥善規劃,以求在四年內達到觀光客每年千萬人次的目標航空是台灣與世界連結之必要管道,觀光旅遊業將是帶動台灣經濟景氣復甦的主力,而航空業就是其中的重要指標產業。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預估,2014年前全球航空客運量將達到32億人次,其中有半數成長動能來自亞太區域。配合上亞洲各國在開放天空與發展觀光業的趨勢推動下,台灣的航空業更應該把握此波世界趨勢,開創新機、擴大市場!

 松山金浦航線的爭議關鍵,在於航權分配過程沒有公開與兼顧公平性,這也是復興航空最主要的訴求:航權是國家資源、社會共同利益,分配上應朝著國家利益、社會公益利益最大化來秉公處理!因此,航權分配必須要有公開過程,要合乎公平正義。

 今年開春,馬總統第一篇治國週記,以「改革大刀闊斧,台灣脫胎換骨」為主題,表示將拿出更大的魄力,推動更大的改革,讓民眾更能感受公平正義社會的存在。此次修法是台灣「開放天空」政策可一次到位最佳時機,政府也可藉此重申發展桃園航空城、用航空業帶動觀光產業的政策企圖心!

 距離民航局所提的,五月份舉行第二次公聽會日期即將到來,在第二次的公聽會中,如何能讓修法內容,達到公平、合理,朝著國家利益、社會公益最大化的方向進行修正,也考驗著主管機關智慧,並是國家航空政策的最大檢驗!
司法革命會
 
文章: 452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08 6:14 pm


回到 台灣之聲私(輸)法院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95 位訪客